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肩负国家未来发展的伟大使命,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具备积极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实现这一要求的基础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调查研究显示,"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由自身的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一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高效、处世更愉悦融洽;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形成某些固定的习惯,完成同一件事则可能需要花费更多倍的时间与精力,更可怕的是,某种坏习惯的形成,可能会成为阻碍个人发展,甚至成为奴役个人生活的强大而顽固的势力。不良行为习惯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应只是个体早期发展阶段所关注的问题,处于成年早期的大学生依然应该注重对其行为习惯的培养,虽然多数大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仍处于不稳定阶段,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依然具有可塑性和必要性。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探寻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积极的人格品质,可以成为个体自我完善的工具。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挖掘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增加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构建提供心理支持的组织和环境,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效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为自身获得更多幸福的人生体验打下基础。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通过个别访谈与相关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分析,重点探究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运用价值,以及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积极策略。
其他文献
该文从长江经济带发展特征入手,剖析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情况,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的地位和贡献。同时利用SWOT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融入长
<正>一、从"铁屋子"到"故乡"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讲述了"幻灯片事件"之后,又讲述了同样著名的"铁屋子寓言"。在这个密闭的无法轰毁的"铁屋子"空间中,只存在着"清醒的人"和
该文主要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的趋势,提出与土地复垦目标重设与内涵延伸相适应的资金保障体系构建建议。通过结合使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认为,新环境下中
自人类发明织布以来,服装就开始进入了飞速的发展的时期,关于服装的历史就像一部幻灯片,不同的时期都有其经典之处。在唐代,经济的高度发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人们开放的
<正> 宁城县现属辽宁省昭鸟达盟,境内山岭起伏,北部有老哈河的支流坤都河经此流过。南山根村在宁城县西,八里罕镇的东北约四公里,因位于坤都河上游的南岸山下而得名。村后是
<正> 雷台在武威县城北二华里处,现在是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的所在地。1969年10月,当地贫下中农在雷台底下发现了一座汉墓,武威县文化馆闻讯后作了保护工作,随
宗教财产的归属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法律问题,终归要在法治的轨道上通过对宗教财产归属制度的重构加以解决。依据民法财团法人理论,宗教财产应归属于宗教法人所有。鉴于宗
莎士比亚与T·S·艾略特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与国度,然而,他们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却在内心矛盾与挣扎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选定两部作品中部分经典独白作为切入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