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签署双(多)边自由贸易区(FTA)协议成为推动成员国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区域间更为自由的贸易对环境污染、污染产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为例,研究国际区域双边贸易协议(FTA)对中国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对比分析包括TPP在内的各种国内外自由贸易协议中的环境相关内容,归纳区域贸易协定环境条款的发展趋势和协定特征;其次,文章在双边贸易环境效应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商品污染结构以及中国工业行业污染排放情况;并使用2000-2010年数据,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全行业以及按污染密集度分行业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中国仍处于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拐点左侧;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要素禀赋动因减少了污染排放,中国相对东盟具备生产并出口劳动力密集型清洁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因中国环境规制相对不完善,出口具备生产污染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对重污染行业具备生产并出口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优势,双边贸易增加了重污染行业工业污染物的在中国境内的排放量,而非重污染其他行业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