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城市宗教冲突管理——以巴基斯坦红色清真寺事件为鉴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属于个人信仰范畴,我国奉行宗教自由政策,即不干涉个体宗教信仰的权利。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各种矛盾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逐渐暴露出来,它们有些与个人信仰有关,或者直接打者宗教的旗号,危害国家的和谐稳定,甚至中央政权。“诸神乱华”的时代已经来临! 本篇分四章十三节: 第一章首先就大型城市宗教冲突的定义、特点和类型等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界定了本篇的论述范围和中心课题。 第二章从宗教管理的历史沿革谈到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归纳现阶段中国宗教管理的具体事宜,并指出当前中国宗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章结合国际案例,探讨从巴基斯坦“红色清真寺”事件中,可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章则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宗教冲突的模式,并对症下药的从预判冲突当量和全方位行动的角度,为合理解决宗教冲突指出现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对宗教问题还需要有更深入的思考,对处理宗教冲突的方式也需要有创新型的摸索。只有不断的探讨、实践、再探讨、再实践,我国政府处理宗教冲突的“执政能力”才会得到升华。
其他文献
司法判决效力的实现是法学上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我国由于缺乏维护判决效力的传统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忽视,导致司法实践中判决效力严重虚置的问题的出现,民事司法领域突出表现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
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首次对中国城市化的成本进行
本文对马尔库塞的审美解放理论进行了研究。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作为一个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而举世闻名,并被称为“新左派之父”。在马尔库塞看
文章在梳理有关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调理论的基础上,对西南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状况、特点及当地政府为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采取的做法和措施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通过对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