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胃癌与癌前变化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者、住院患者及衡阳地区早期胃癌筛查者共362例,根据C14呼气试验、既往史、家族史等情况明确胃癌风险人群及非胃癌风险人群,胃癌风险人群根据年龄、性别、Hp感染情况、PGR与G17等因素即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组,0-11分为低危组、12-16分为中危组,17-23分为高危组,其中低危组151人,中危组122人,高危组18人,非胃癌风险人群组71人,记录各组的胃镜及病检结果。对所有数据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本研究实验以a=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胃癌患者均在胃癌风险人群中,中高危胃癌风险人群中胃癌的检出率70.0%,其中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66.6%,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71.4%,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67.7%,可见胃癌、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患者主要位于中高危胃癌风险人群中。中危组与低危组、非胃癌风险人群组的萎缩性胃炎发生率比较,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萎缩性胃炎在其他组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上皮化生在高危组与非胃癌风险人群组、中危组与非胃癌风险人群组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4),而其他组间肠上皮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评分主要分布在(12.76±3.31)范围内,而活检未发现胃黏膜上皮萎缩者的评分分布在(10.33±4.24)范围内,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肠上皮化生患者与活检未发现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者的评分主要分布在(13.27±3.48)、(10.42±4.18)范围内,两者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中危胃癌风险人群发生萎缩性胃炎的几率高于低危与非胃癌风险人群。2、中高危胃癌风险人群发生肠上皮化生的几率高于非胃癌风险人群。3、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评分≥10分者强烈建议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