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单晶电极上小分子氨基酸吸附和氧化的表面过程和反应机理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电极表面结构组成与电催化活性,在分子水平及表面原子排列结构的层次上认识氨基酸的电催化,该论文采用表面原子排列明确的Pt单晶面作为工作电极,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原位FTIR反射光谱、程序电位阶跃暂态技术、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等方法,研究了酸性和碱性溶液中Pt单晶电极表面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苏氨酸的氧化解离特性、晶面结构效应和分子结构效应.该论文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丝氨酸在Pt单晶电极表面氧化解离及其吸附行为,揭示了这一重要的表面过程中的电极表面结构效应和反应物分子结构效应,为从原子排列结构的层次上深入认识氨基酸的电催化氧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上述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单晶电极在结构敏感的表面过程中研究的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该论文包括三部分,共分五章.主要内容有:在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利用ATRP合成了新型的聚合物两亲体,这些两亲体具有复杂的嵌段接枝型的链构造.我们初步研究了这类两亲体在
文献报道,(2H)-6-酰基-2-甲基-3,4-二氢吡咯[1.2-a]吡嗪-1-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炎镇痛剂,我们用环己基取代2-甲基,设计合成了(2H)-2-环己基
2007年4月17日,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在京召开“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体系项目结题暨评估工作座谈会”,对“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体系” April 17, 2007,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章:前言.主要介绍了氢化物发生法及原子荧光光谱,对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及其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并提出了期望解决的问题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聚合方法包括:氮氧自由基控制的稳定自由基聚合(SF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及最近发展起来的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聚合(R
在全党掀起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高潮之际,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于7月3日召开了“学习江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座谈会。会议由市委组
壳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研究主要是在壳聚糖膜、纤维、微胶囊等一维、二维材料方面,而对壳聚糖作为可降解的植入体内的三维材料,国内外研究报道极少。本论文提
生物炭(Biochar)是由生物质在限氧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解而生成的一种物质,因其含碳量高且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它具有和木炭类似的物化性质。作为土壤添加剂,生物炭不但能够改良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捕获温室气体,而且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本论文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在400和600℃条件下制备两种生物炭,分别记作BC-400和BC-600,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
该论文首先围绕纳米结构TiO太阳能电池中光阳极的制作及光电化学特性研究展开工作,并利用导电聚吡咯膜对其进行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