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对代词回指的影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词回指解读在语言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结构的一部分,焦点是影响代词回指解读的一个重要因素。语音层面上,焦点可以通过重读来实现。在口语话语理解中,以往研究表明,通过重读来实现的焦点会显著地影响人们对代词回指的解读。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代词的重读如何影响共指关系的解读,很少有研究探讨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先行词的重读如何影响代词回指解读。采用高敏感度的视觉情景范式,本研究旨在探讨:1)在汉语口语理解过程中,通过先行词重读实现的焦点如何影响代词回指解读?2)重读对代词回指解读的影响是否会受先行词语法角色的调节?为此,实验主要操控重读(accentuated vs.non-accentuated)和语法角色(subject vs.object)这两个因素。此外,本研究所采用的视觉情境范式一方面能够为参与者在语言加工的过程中提供一个相对自然且真实的情境,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记录眼动数据来探究参与者的在线语言加工过程。实验结果显示,与无重读的把字句(控制条件)相比,主语重读条件在-800到-600毫秒(即关键词出现之前)的时间窗口内宾语的注视比例较高,在-200到200毫秒以及600到10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主语的注视比例较高;宾语重读条件在-800到4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主语的注视比例较高,在600到10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宾语的注视比例较高;无重读的被字句在-600到2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宾语的注视比例较高,在800到10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主语的注视比例略高。研究结果表明:1)在口语理解过程中,重读信息能够被快速地识别并及时应用于代词回指解读。在主语重读条件中,前期出现了反焦点效应,后期出现了焦点效应。在宾语重读条件中也发现了相同的效应模式。2)重读对代词回指解读的影响受到了先行词语法角色的影响。与宾语重读条件相比,主语重读条件中的早期反焦点效应持续时间较短,效应较弱,而主语重读条件中的焦点效应出现时间较早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对汉语特殊被字句的理解中,话题和提及顺序对代词回指解读的影响较大。句子的话题(即首次提及的宾语)是代词倾向于回指的对象。综上,本研究表明了在汉语口语理解中重读会即时地影响代词回指解读,并且这一影响会受到先行词语法角色的调节。
其他文献
双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物料输送及混合机械,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运输过程,一般适用于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煤炭、食品、医疗等行业。现今阶段国内外多以单螺杆输送机为研究对象,而双螺杆输送机与单螺杆输送机相比,由于多了一个螺杆作用,导致内部颗粒之间的碰撞冲击更加复杂,其中两螺旋叶片轴距的相互作用,对颗粒的输送特性影响较大。双螺杆输送机和单螺杆输送机两者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输送效率,受力和磨损
常言道:一图胜千言。说的是图像小而简单,但是形态万千,一个小小图像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而用文字表述较为抽象,而且生涩难懂。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广
传统的光纤、卫星等传输稳定、信号质量高,在广播传输系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传输灵活性差与系统造价高等缺点也限制了广播传输系统的发展。而随着流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采用类岩石制备了不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试样,采用RMT-301岩石与混凝土力学实验系统进行模型试验,采用数值软件模拟不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剪切行为。对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变形、强度、破坏机制以及裂纹扩展贯通形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岩石性质和相似材料选取原则,以海螺牌复合型硅酸盐水泥325R作为胶结材料,以筛分后级配连续的七眼砂作为颗粒骨料,按照质量配合比砂子:水泥:水=3:2:1制
数字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传输介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极其重要的来源方式。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图像信息处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需求越来越
引文情感分析是从极性和功能两方面分析引文,进而深入挖掘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之间的内在关联。引文是施引文献的作者对被引文献所做工作的相关描述语句。基于机器学习的情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和传感设备等位置感知技术的发展将人和事物的地理位置数据化,例如:内置在手机、车载导航等移动设备中的GPS,WIFI等定位设备可以直接获得移动对象
App商店的存在为App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快速增长且规模巨大的数据资源,如何依据开发者需求智能化地挖掘并使用其中信息是目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用户评论作为App商店中一类重
移动互联网、手机APP以及社交平台的发展带来了海量图像信息,图像成为互联网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相比于其他海量的图像,事件图像涵盖了复杂的视觉信息和特殊的语义内容,虽然
提问与回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并且非常重要的行为,随着科技和网络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于如何让机器在海量的信息中自动捕获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在这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