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卸载条件下不同粒径类岩石材料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类岩石材料粒径大小与其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征的关系,采用3组不同粒径(0.13-0.16mm、0.61-0.73mm、1.21-1.75mm)的石英砂作为骨料,制备了3组不同粒径的类岩石材料。分别对类岩石材料进行了单轴压缩和单轴循环加卸载声发射试验,研究分析了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类岩石材料的力学特性、能量特征及声发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单轴压缩条件下,类岩石材料总体上表现为延性破坏,随着粒径的增大,单轴抗压强度呈增加趋势,且逐渐转变为脆性破坏,循环加卸载对类岩石材料的强度有强化作用,粒径越小的试样强化作用越明显。(2)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类岩石材料总应变和弹性应变呈线性增长,而塑性应变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随着粒径的增大,第一次加载至轴向相对应力水平为20%时,尽管塑性应变有所增加,但由于总应变增加的更为明显,弹性应变能仍然呈增加趋势。(3)循环加卸载试验中,随着粒径的增加,第一次加载至相对应力水平为20%,A组试样(0.13-0.16mm)平均振铃计数率为2032,B组试样(0.61-0.73mm)平均振铃计数率为2513,C组试样(1.21-1.75mm)平均振铃计数率为3048,且声发射能率表现出与振铃计数率相同的规律,即随着粒径的增加振铃计数率和声发射能率均呈增大趋势。(4)循环加卸载试验中,加载过程声发射比卸载过程声发射更为明显,最后一级加载至应力峰值,应力峰值前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和声发射能率均出现突增现象。(5)循环加卸载试验中,对3组试样每次循环的RA值(上升时间与幅度的比值)分析表明,类岩石材料变形破坏呈现张拉、剪切破裂复杂的破坏模式,且峰值前RA值均出现突增现象。不同的是,随着粒径的增加,RA值变化幅度越大。(6)循环加卸载试验中,随着粒径的增大,基于累计声发射振铃计数表示的加卸载响应比最低值,对应的轴向相对应力水平A组、B组和C组分别约为42%、67%和70%。(7)3组不同粒径的类岩石材料都具明显的声发射不可逆特征。声发射Kaiser效应存在不同的应力上限,对应的轴向相对应力水平A组、B组和C组分别约为58%、65%和70%。
其他文献
论文对何海鸣本人生平,《侨务旬刊》出版状况、稿件来源、文献内容、学术价值、传播影响以及文献存佚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何海鸣是中国现代华侨研究的先行
通过数字万用表与模拟万用表的工作模式、技术性能等方面的比较 ,表明数字万用表在技术性能上远远超过模拟万用表 ,但不能完全取代模拟万用表 ,模拟万用表还具有生存空间 ;数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因素着手,并对事故发生的法律责任进行划分,研究表明: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体育教学过程意外伤害事故
文章回顾了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类别学习的研究进展。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类别学习的模型包括样例模型、原型模型、边界模型、SUSTAIN和COVIS模型,研究范式包括以规则为基础的范式
双层单元玻璃幕墙具有通风好、节能环保、防噪音、施工安装简易高效等特点,其防水设计一方面通过装饰面板及密封材料的合理使用,实现系统的水密性能;同时,配合合理的排水路径
在作物生产中,田间尺度的水足迹变化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用水策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中水足迹田间尺度的变化。【方法】通过3 a的
以读促讲相机进行听说训练———小学语文《好孩子》一课教学思路谈○盐池县教研室王学梅《好孩子》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课文中新选编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两
<正>~~
会议
本文以傅毅的《舞赋》为例,通过对于美学因素、舞蹈风格以及舞乐观念等多个角度的辨析来重点诠释汉代舞蹈中的"浩然气势"。
【目的】研究不同平均周期对涡度相关通量数据计算的影响,提高涡度相关数据质量和能量闭合率。【方法】采用Loggernet软件将2015年7月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10 Hz涡度相关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