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生真菌Talaromyce swortmannii LGT-4及钩藤内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GT-7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对一株雷公藤内生真菌Talaromyces wortmanniiLGT-4及一株钩藤内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GT-7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手段(如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14个化合物,并借助IR、MS、1H-NMR、13C-NMR、2D-NMR、ECD谱等波谱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了2个新化合物和12个已知化合物。对这些化合物的抗单胺氧化酶和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  1、用金氏B培养基对内生真菌T.wortmannii LGT-4进行发酵,对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纯化,鉴定了 7个化合物,其中 2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Wortmannine F(1)和WortmannineG(2) ,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Cyclo(L-Leucyl-L-Prolyl)(4) , cyclo[L-(4-hydroxyprolinyl)-D-leucine](5) , cis-cyclo(L-Ala-L-Pro)(6) , tryptamine(7) , cyclo(D-Pro-L-Leu)(8)。  2、用麦麸固体培养基对内生真菌 C.gloeosporioides GT-7 进行发酵,对发酵产物的乙酸已酯萃取物进行提取分离,鉴定了 7 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 14-Epi-14-hydroxy-10,23-dihydro-24,25-dehydroaflavinine(9) , 10,23-Dihydro-24,25-dehydro-21–oxo-aflavinine(10),Ergosterol(11) ,Ergosterol peroxide(12) , Clavatustide C(13) ,Chrysosporide(14) ,Ursolic acid(15)。  3、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测定了其抗单胺氧化酶和抗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在终浓度为 20μg/mL时化合物 14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为 49.14%并测定 IC50为 24.2μg/mL,其余化合物无显著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另外,所有化合物均无显著抗单胺氧化酶活性。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8日,电影《一代宗师》上映。但导演王家卫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电影上映后,竟能引发一场口水混战。不论是力挺派、中间派,还是谩骂派,大家就像争斗不息的武林门派一样,在网络江湖中大打出手。围绕《一代宗师》而起的口水乱战,只是整个社会戾气升腾的表征之一。在互联网上,戾气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弥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似乎难觅形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