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用电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城市空调的用电负荷已占到城市高峰电力总负荷的40%以上,而空调负荷特性与电力负荷特性基本相同,是造成电网峰谷荷差逐步加大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m~2,如果新增建筑全部采用空调制冷,则每年因空调新增的电网高峰电力需求达8000万千瓦,而采用冰蓄冷空调技术,如果转移50%的高峰电力需求,则可达2000万千瓦。这一技术对缓解高峰电力压力,提高能源利用程度和保护环境都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已经引起政府和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将成为电力需求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 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很快,2005年已突破5亿千瓦,仅比美国装机容量少3亿千瓦左右。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的电力供应仍日益紧缺,尤其是高峰不足与低谷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全靠新建电厂来满足尖峰需求,则势必造成电厂及输配电设备投资的浪费,使国家经济遭受损失,如1997年每千瓦装机容量所产生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为28800元,而到2004年则降为27300元,随着未来几年新建电厂的陆续投产,此现象将更加突出。这样不能充分利用廉价环保能源,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如果采用需求侧调控的方法,如空调的冰蓄冷等可以将用电时间移至非高峰期,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以上海市为例,历史最高用电负荷为1668.2万千瓦,而同日的最低用电负荷为1050万千瓦,其中空调用电约占45%,同使用常规空调相比,冰蓄冷空调有25%左右的移峰能力,理论上可转移11%的高峰负荷到低谷。可见大力发展冰蓄冷空调前景广阔。 本文分析了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原理、制冷装置的结构以及空调负荷确定的方法,讨论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案和控制策略,并以济南市政务中心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为例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评价,进一步优化了空调系统方案,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