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而融洽的医患关系也能造就良好的就医环境。近几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多的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大量的暴力伤医事件也引发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证实,患者消极情绪往往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甚至会诱发医患冲突。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患互动模式的不同,患者体会到权力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对于患者的情绪识别和情绪体验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拟从权力感的角度出发,借助行为和脑电(ERPs,event-related potentials)技术共同探讨在医患互动模式中患者权力感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最后研究期望通过调节情绪的方式改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从而避免医患冲突的发生。研究1使用内隐联想测验证明“医患权力感”这一心理构念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发现被试在不同医患互动模式下的内隐权力感水平:在主动被动型和指导合作型的医患互动模式下,患者认为自身是低权力感的;共同参与型模式下相反。研究2,使用医患权力感词汇作为启动材料,借由模糊面孔识别范式证实了不同医患互动模式下患者的情绪体验不同。具体来说,主动被动型条件下被试更倾向于体验消极情绪。为了更好地探明患者的自我情绪体验内在机制后续设计了ERPs实验,其结果显示:不同医患互动模式下患者的自我情绪体验不同。共同参与型下的患者可以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主动被动型被试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研究3同样使用医患权力感词汇作为启动材料,采用GO/NOGO实验范式验证了两种不同的医患互动模式下患者识别他人情绪水平是否存在不同,结果发现:与共同参与型患者相比,主动被动型条件下的患者更容易受情绪信息影响,更倾向于加工情绪信息且对于情绪加工更为敏感与准确。同时,主动被动型被试对于情绪信息存在更强的自上而下抑制并且对于积极情绪的抑制尤为明显。研究4借助与研究2相同的实验设计,以主动被动型互动模式为例,发现促进情绪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被试的消极情绪体验,从而改善患者情绪,达到塑造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医患互动模式中确实存在医患权力感,而且,当患者处于不同的医患权力感下,情绪的自我体验和表达的水平都会有所不同。同时,促进情绪表达可以作为情绪调节的手段,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从而塑造良好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