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特征及保护性开发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旅游的新一轮发展目标是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上海旅游要与历史人文相融合,使上海的传统特色、地域文化成为都市的特色资源,才能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都市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部分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名胜古迹集中在历史街区中,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风貌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了旅游资源类型、品质、空间分布、建筑、文化和环境六方面的特征。12个风貌区共220个资源单体,密度为8.16个/平方公里。五级资源占13.64%,四级资源占33.64%,三级资源占36.36%,优良级资源合计占83.64%,开发潜力较大。旅游资源共27种基本类型,除观光游憩河段外均为人文旅游资源,其中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共84个,所占比例最大。本文运用城市文化资本论和有机更新理论的相关观点,结合费城历史城区复兴的经验和澳门历史文化城区修复的经验,明确了上海历史街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原真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和分类开发原则。选取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密度、基本类型数量、优良级数量、优良级比例、保护建筑数量等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风貌区所得的综合评估指标值来划分旅游开发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风貌区有: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普通优先级的风貌区是: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优先级低的风貌区有: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现状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结果,确定了休闲游览、游憩商业和历史居住等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最后针对开发中的文化意识、公众参与的程度、步行系统的建立、文物古迹的利用方式、自助游线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保护性开发的对策。
其他文献
王忠诚被称为“万颅之魂”,是世界上做神经外科手术唯一超过万例的人,也是全球仅有的几位成功实施脑动脉瘤手术超过1000例的神经外科专家之一.他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创者之一,
期刊
在美国,天使投资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非正式创业投资模式,是创业企业种子期和创业期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有效地解决了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创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在企业和地区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近些年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量中小证券公司由于资本规模弱小,业务创新能力较差,导致同质竞争比较严重,同时随着国外证券公司在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的深度
中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2008的数据统计,全国共登记私营企业552.3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47.93万户;从业人员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