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肠道真菌的分离鉴定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共生菌是一类与昆虫共同进化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产物多样性。昆虫肠道菌是昆虫共生菌中的一种,目前已有的报道证实昆虫肠道菌是微生物新种及新型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宝库。本文以蜻蜓目中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肠道真菌和黄蜻(Pantala flavescens)肠道真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培养方法、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离体和活体抗菌活性测试等手段,对红蜻肠道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分析技术,从红蜻肠道真菌Phoma sp.QTH17及黄蜻肠道真菌Trichoderma sp.QTYC44的抗菌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确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结构。结果分述如下:1、利用可培养方法对红蜻肠道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42株肠道真菌,利用真菌内转录区测序(ITS)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2株肠道真菌隶属于4大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亚门(Arthoniomycetes)、接合菌亚门(Zygomycota)、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的5个不同的纲,13个不同的属。在属的水平上:篮状菌属(21.43%),黄曲霉属(19.05%),青霉属(7.14%),子囊菌属(2.38%);木霉属(19.05%),3株弯孢属(7.14%),镰刀菌属(2.38%),平脐蠕孢菌属(2.38%),节菱孢霉菌属(2.38%),枝孢霉属(2.38%);毛霉属(7.14%),根毛霉属(2.38%);链格孢属(4.76%);茎点霉属(2.38%)。2、测试了红蜻肠道真菌对球孢白僵菌的拮抗活性,发现部分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Trichoderma virens QTY2和Trichoderma sp.QTH36对球孢白僵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8.9 mm和74.1 mm,进一步发现QTH36的PKS和NRPS基因产物可能在抗菌活性中起作用;Bipolaris sp.QTH21、Talaromyces pinophilus QTH28、Talaromyces sp.QTH38对球孢白僵菌球孢白僵菌有中等的拮抗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32 mm、25.47 mm和23.94 mm。进一步测试了红蜻肠道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4株真菌萃取物(Aspergillus sp.QTH15、Arthrinium sp.QTY15、Phoma sp.QTH17、Bipolaris sp.QTH21)对四联球菌有中等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3、10.5、10.8、9.2 mm,比阳性对照硫酸庆大霉素的抑菌活性(16.5 mm)弱;2株真菌萃取物(Phoma sp.QTH17、Bipolaris sp.QTH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也中等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7和8.2 mm,比阳性对照的抑菌活性(12.3 mm)稍弱。3、从红蜻肠道真菌Phoma sp.QTH17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麦角甾醇(1),3-Chlorogentisyl alcohol(2),Epoxydon(3),Epoxydon6-methylsalicylate ester(4),甘露醇(5)。在供试浓度为30μg/滤纸片时,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9mm,与阳性对照(左氧氟沙星)活性相当,抑菌圈直径为21.5 mm;化合物3对大肠杆菌、四联球菌和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14和12.5 mm;化合物2和4分别对四联球菌和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和11 mm。4、黄蜻肠道菌Trichoderma sp.QYTC44对植物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离体活性测试结果表明Trichoderma sp.QTYC44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达到94.3%,对黄瓜枯萎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显示Trichoderma sp.QTYC44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高达72.58%。测试了不同培养时间Trichoderma sp.QTYC44发酵液的几丁质酶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几丁质酶活较低,活性最高的第5 d时为0.1429 U/m L,几丁质酶可能不是其抗菌活性的主要来源。进一步从Trichoderma sp.QTYC44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4的化合物,鉴定了2个单体化合物palmitic acid(6)和uracil(7),另外2个单体化合物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蜻蜓肠道共生菌作为一类研究较少的特境微生物,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资源库,这类特境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数字知识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类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得到了飞速发展,研究数字知识经济核算问题是完成我国数字经济核算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数字知识经济内涵、范围与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知识经济的生产模式、收益模式以及与平台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进而根据平台所起的作用,分别以数字知识平台与生产者作为核算主体,详细研究各种模式下的总产出与中间消耗,确定生产法增加值核算方案。根据生产者是个人还
传统的保护区与城市分离的“二分式”方法已无法阻止遗产环境文脉的割裂与丧失,无法保护更广阔城乡区域的历史价值。“城市历史景观”的提出开拓了用景观方法保护城市遗产的视野,英国的“历史景观特征评估”方法逐渐进入遗产领域并成为遗产保护和规划研究的重要工具,且在郡区尺度、城区尺度与场地(保护区)尺度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历史景观特征”为核心概念的景观方法开始引领历史保护研究的工具转变,建立“保护区”与广域的“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时间序列法,回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的理论方法体系,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尺度与研究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因子的量化方法、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趋势,分析得到现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局限性和演进趋势,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向从基础的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向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是引致大豆疫病的重要病原卵菌。为了探讨其致病抗逆机制,通过对大豆疫霉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一个在逆境条件下表现量上升的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得到PsSOD1,将PsSOD1基因转化至原生质体内部,得到沉默和过表达的转化子,通过后期实验室进行过氧化氢胁迫试验、渗透胁迫试验、以及细胞壁的完整性胁迫试验等模拟实验,将其接种至各种逆境的环境中,研究其在
准确、快速的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常见的炎症标志物对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实时监测和预后治疗等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侧流免疫层析(LFA)分析方法,利用Fe3O4@Au磁性颗粒(MNPs)制备多功能化的SERS标签对多种炎症生物标志物进行超敏、定量分析。主要研究
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重大迁飞性害虫,大发生时可严重危害水稻、小麦、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和棉花、豆类、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了实现对粘虫的绿色可持续防治,宜根据粘虫的发生规律与农作物的生长规律,采用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联合使用将有助于实现“两减”目标。昆虫具有高效的的先
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生物害虫防治真菌,因具有安全、环境友好、易在害虫间流行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越来越受关注。然而,与其他虫生真菌杀虫剂一样,具有杀虫速度慢、保质期短以及防治效果不稳定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绿僵菌的生长发育、逆境应答和致病力进行深入研究,为绿僵菌能广泛应用于农林业提供理论依据。RNA的周转和代谢是基因
油菜是江淮地区种养地结合的最佳作物,其机械化直播具有省力省时、节本增效、适宜机械化收获等诸多优点。排种器是油菜直播机的核心部件,其直接影响到油菜播种质量。本文针对油菜气力式排种器作业速度提高易产生漏充影响排种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油菜扰动气力式精量排种器,利用质点动力学理论、EDEM数值模拟、Fluent仿真分析、高速摄像技术、正交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扰动吸附机理研究。主要研
粘虫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大发生时造成严重损失,在防治方面不容松懈,而随着杀虫剂的使用,其抗药性日益严重,因此粘虫的抗药性治理及绿色防控成为研究热点。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与昆虫的生长发育、内外源物质代谢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450家族的基因参与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合成,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本研究基于P450基因在表皮发育中的重要功能,通过转录组测序获
“皖槐1号”良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采自皖北萧县人工林林场,因其速生、丰产在皖北地区得到大面积的种植,因此,以该树种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取该良种木材的基础材性数据,以期为高效利用和木材材质改良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该种木材的解剖性质,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微纤丝角,同时还按照行业标准的实验方法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密度、干缩湿涨率、抗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