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加速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愈演愈烈,温特尔主义生产方式孕育而生。温特尔主义指出,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的配置资源是在建立产品标准基础上进行的,标准制定者与模块生产者能够在分工合作中实现“共赢”。在温特尔主义生产方式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有: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处于高增长状态,但是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比较低;二是高新技术产值的增加值占制造业整体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实力有所增强,产业国际分工的层次仍然很低;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长为区域增长极,但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没有明显特色;五是我国拥有庞大的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市场,但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并不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在阐述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理论、温特尔主义相关理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明确温特尔主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为基于温特尔主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阶段评价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益、潜力四个因素,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标准跟随阶段、标准参与阶段、标准制定阶段,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对美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类,以确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处阶段,并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路径。最后在对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明确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生产成熟的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要任务,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主要从外部获得,很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产品,行业中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众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遇市场变化,特别是国际市场波动,就会出现危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势在必行,必须迅速实现产业转型,实现以产品为主导向以研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在温特尔主义生产方式下,要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避免对国外技术的长期依赖,我国应进一步实现产业转型,由产品生产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向以研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和研发中心,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彻底改变“技术殖民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