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量和热处理对iPP挤出拉伸薄膜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微孔膜制备成本低,具有极高的附加值,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净化、电池隔膜材料、生物医用分离等。iPP(iPP)是一种常用的热塑性聚合物,综合性能优良,在微孔膜的应用上具有很大的前景和优势。影响iPP微孔膜性能的首要因素是iPP薄膜的聚集态结构,这与树脂的分子量大小与分布和成型工艺密切相关。本文选用了四种分子量大小与分布不同的iPP树脂,通过Hakke挤出机制备iPP薄膜,然后在140℃、3%的小应变条件下对薄膜退火处理10min。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衍射仪(FTIR)研究分子量大小与分布、牵引速率以及小应变退火对iPP薄膜结晶行为和取向结构的影响,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子量大小与分布对样品结晶度和取向程度有明显的影响。DSC和WAXD结果表明分子量小的树脂,样品的结晶度略微增加。在二维WAXD强度积分曲线发现了β晶特征峰,表明样品结晶过程中受到的剪切作用能够诱导形成微量的β晶。WAXD和FTIR结果表明,样品分子量越大,越有利于形成取向的结构,非晶相的取向度基本为0。(2)其它实验条件相同,随着牵引速率的提高,样品DSC曲线熔融峰的半峰宽逐渐变大;结晶度逐渐提高;样品衍射圆弧的弧长逐渐变小,表明样品的取向程度逐渐增大,非晶相没有发生取向。(3)小应变退火样品在140oC出现了一个“小的退火峰”,退火后的样品,熔点基本不变,但是结晶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分子量大小与分布对结晶度的影响减弱;随着牵引速率的增加,结晶度也随之变大,这与未退火试样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退火后样品β晶基本消失。(4)退火后样品的取向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未退火试样,随着分子量的减小,取向程度降低,退火后试样仍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小应变退火和牵引速率在提高取向度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退火之前,非晶相的取向度基本为0,退火后非晶相的取向度也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物理课程,是一门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高校是培养当前探究性和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开展高质量的物理课程,为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发展奠
在“百万扩招”政策的推动下,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无疑是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但就招录方式、生源的多元化和学习需求的差异化等方面出现的新
在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也在快速的推进.为了加快建设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需要肩负起自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改进对于提升高职建筑类专业教学水平,促使专业化人才培养向着科学化的方向落实,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当前社会生活发展需求.基于以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其薄弱环节.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对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创业领域单一,创业类竞赛水平不高,学校支持
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可持续人才.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具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是优秀学生不可或缺的品格和关键素养.构建立德树
我国大范围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促使简单、廉价的钝化修复工艺成为研究热点,同时,土壤淋洗工艺用以控制重金属突发性污染的扩散具有良好的效果。微生物作为重金属修复剂研究甚多,可由于微生物细胞难在土壤中难以与重金属离子接触,以及反应后难以分离,导致实际应用受限。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已被证明是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主要物质。本文尝试通过土壤淋洗工艺和钝化修复工艺考察EPS作为修复剂在重金属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旅”两大倡议,并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重大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该文研究了《火灾风险评估与保险概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和课堂知识讲授方法,应用效果优良,对相关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的提出,双创时代的到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创业园,各式各样的大赛、创业活动,早已贯穿在大学校园里带给大学生新的体验.那么这种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