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长管侵彻乘员胸肺部的损伤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e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护栏在受到撞击后,横栏与竖栏连接处极易发生断裂,横栏在撞击过程中形成薄壁长管并贯穿汽车发动机舱或前挡风玻璃。根据车辆碰撞隔离护栏事故观测结果发现,薄壁长管极易侵彻驾驶员及前排乘员胸部,造成胸部肋骨严重骨折和内脏器官的损伤,导致大出血。由于目前国内外碰撞实验主要研究钝性物体碰撞人体胸部后的损伤情况及相关力学响应,对于长管类物体贯穿胸腔的侵彻类研究几乎没有。而实际交通事故中类似护栏贯穿人体的事故频发,亟需对相应的侵彻损伤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利用中国第50百分位某成年男性胸部CT进行了身体建模,分别使用Mimics、Geomagic以及Hypermesh软件进行了模型的提取、降噪、实体化、网格划分,并通过人体肋骨三点弯曲载荷仿真、人体肋骨前后方向加载仿真和人体胸部正面碰撞仿真三种方式进行模型的可靠性验证。经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是基本可靠的。随后将人体模型进行固定,以人体胸部的胸骨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旋转30°,从左、中、右三个方向以低速、中速、高速三种不同的速度撞击人体胸部模型,模拟现实交通事故中汽车撞击护栏后驾驶员被横栏贯穿胸腔的场景,研究胸部主要器官—肺的损伤情况,得到肺部的损伤机理和力学响应分析。损伤机理表现为在正面碰撞下,薄壁长管撞击胸骨,胸骨带动肋软骨和肋骨一起压迫肺部肋面,造成肺部肋面的损伤;侧面碰撞下,薄壁长管撞击肋骨造成断裂,破损的肋骨与薄壁长管一起侵彻肺部肋面,造成肺部严重破损。同时探究了不同侵彻深度下的肺部损伤情况,侵彻越深,损伤越大。而肺部的力学响应则与薄壁长管的角度和速度有关。该仿真实验数据结果可用于汽车碰撞安全中人体胸部内脏贯穿伤的损伤机理等研究。不同年龄段的人体肋骨参数各不相同,肋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断裂破损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体肋骨皮质骨参数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肋骨皮质骨的关键参数进行修改,模拟薄壁长管侵彻人体胸腔时肋骨的损伤情况及力学响应,得到肋骨皮质骨的关键参数的变化对薄壁长管侵彻人体胸腔时肋骨损伤的影响。通过仿真发现,皮质骨厚度和极限应力对肋骨在受到薄壁长管贯穿时导致的骨折损伤情况影响较大。肋骨皮质骨厚度越厚、极限应力越大,肋骨越不容易发生骨折。而肋骨皮质骨弹性模量对肋骨骨折的影响不大。即便实验组次中弹性模量变化很大,但是对于肋骨骨折损伤情况变化也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汽车碰撞安全法规中用胸部变形量作为人体胸部受损评估标准,但是该标准基本使用成年人数据,缺少中老年人的数据,此项仿真实验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的胸部损伤标准。最后探究了不同类型的薄壁长管对胸部侵彻时的损伤差异性。分析了薄壁长管头部结构,即规则开口和异形开口两种形式,研究表明,规则开口侵彻时不稳定,造成的伤口更大,导致乘员出血严重;异形开口侵彻时更加稳定,因此穿透性更强,导致乘员内脏损伤更大。分析了薄壁长管横截面积对乘员损伤差异性,研究表明横截面积较大的薄壁长管,其质量更大,在速度相同情况下,其动能更大,因此对乘员造成损伤越大。研究成果为完善汽车碰撞安全评价指标和优化交通护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BIM技术是建筑业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样BIM技术也是推动建筑业信息化的核心。推动建筑业应用BIM技术是落实住建部“十四五规划”中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建筑行业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国的BIM技术应用还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精装修饰面砖块体模型创建过程中,存在着模型数量多,模型形状变化多等难点,由于Revit软件功能的限制,不能实现BIM技术为工程节省工期
富里酸(Fulvic Acid,FA)和腐殖酸(Humic Acid,HA)是腐殖质中的可溶性有机质部分,含有丰富的羧基和酚基等官能团,具有较强的迁移、转化、络合、吸附及氧化还原能力。光降解会影响腐殖质的官能团形态、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构型构象等特性,进而促进或制约着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等环境行为。本文使用XAD-8树脂吸附技术从森林土壤中提取了FA和HA,结合焦磷酸盐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成为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海岛是海上专属经济区,特别是有居民海岛,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海陆资源交换的中转站,是海洋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十三五”以来,我国的海岛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海域和岛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对比发达国家,我国海岛开发与保护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开发模
作为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交通、航空、高端精密机床、仪表仪器等重要领域,起着支承转动轴及零件的重要作用。因此,轴承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旋转设备乃至整个机械设备系统的安全性。本文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轴承的特征提取、寿命预测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作为一维序列信号,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时序信息,为了对其充分利用,本文采用了一种结合卷积
食印艺术是我国从古至今食品艺术创作的文化传承体现,也是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食印文化分布广泛,从黄河流域到宝岛台湾都有其艺术的体现,只是地区的不同造就了食印艺术产物的不同命名。早在我国唐朝时期食印艺术就盛极一时,唐朝时期的人们更偏爱精致的东西,做出的糕点也更小巧精致,其命名为“唐果子”。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文化通过日本遣唐使不断的传入日本,促进两国交流的同时,也给日本带去了佛学文化
中国传统纺织物、绣品、织锦锦缎等数不胜数,种类繁多、品种丰富,这些传统织锦技艺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傣族织锦是一种传承在傣族地区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云南傣族织锦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这项传统技艺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傣锦的历史发展以及艺术特性研究,将傣锦和现代服饰相结合,并进一步探究其发展道路,使这项传统民族手工技艺能更好的传承下去,被更
学位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因其具有充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军事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而目前的电极材料,如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等,因存在结构可调整性差、电阻高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金属磷化物由于具有类金属特性和良好的导电性,在能源体系的研究中成为热点。目前,
近年来,国家大力将信息技术赋能建筑工业化,到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年,要将“中国建造”打造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竞争力,将建筑工业化进程推进到更高的水平。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墙面平整度作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技术的更新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靠尺、塞尺、全站仪等传统测量平整度的方法在效率、精度上具有局限性,难以满足如今对建筑墙面质量的检测。基于此,本文将三维
随着我国基建工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基坑规模和开挖深度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些年经常出现的深基坑灾害,引发了人们对深基坑施工安全性问题的广泛关注。开挖基坑会引起土体的应力发生改变,对周围建筑物,管线和基坑支护产生影响,引起基坑变形,甚至基坑坍塌。因此,研究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并进行精准预测变形,对深基坑施工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某深基坑为依托,研究了在土岩地层条件下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