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颈性眩晕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颈性眩晕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机,经syngo.wizardT作站软件掌控增强扫描时相,对46例符合颈性眩晕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做脑头颅CT平扫、脑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应用VR、MPR和AVA方法处理数掘。并将两组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46例患者成功重建92条椎基动脉,其中正常26条,异常66条,异常者分别为:轻、中、重度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局部狭窄分别是31、23、12条,其中,扭曲伴狭窄5条,钙化伴狭窄7条。另外,6条扭曲,发育不良8条。AVA全程满意显示椎基动脉,VR除8支寰椎段椎动脉显示不满意外,其余各段均满意显示。①CT平扫:显示脑梗塞4例,未见异常42例;②CT灌注(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 CTPI):脑血流灌注正常19例,异常27例;③CTA:46例颈性眩晕患者中有21例存在椎动脉狭窄。18例患者脑血管存在局限性狭窄,未见异常7例;④CTPI显示的17例脑梗死前期患者在CTA中均显示有相应血管狭窄或闭塞。2、对照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及毗邻颈椎结构均显示正常。3、正常及狭窄的血管内径统计显示,对照组与所有狭窄以及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之间皆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层面螺旋CT扫描技术结合脑血流灌注技术,能很好的显示正常和异常椎-基底动脉及其邻近解剖结构,了解脑缺血损伤情况对颈性眩晕病因及发病机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意义: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脑血流灌注(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获得CT扫描、造影剂强化、脑动脉血流灌注状况等多方面信息,能清晰地显示全程的椎基底动脉并能独特地显示椎-基底动脉与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显示血管硬化的同时,在颈椎段能很好地显示椎动脉局部受压的部位、原因及程度。因此,对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无创性检查椎基动脉血管异常开辟了新的途径,就方便性、可行性、实用性而言,MSCTA联合CTA检查是辅助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重要的检查手段。
其他文献
随着电视显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数字电视技术的日渐成熟,液晶电视已经以它超薄的外观,亮丽的色彩和高清晰度的画面质量渐渐成为电视机市场的主流产品,信息产业部也于2006年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 1 抗肿瘤的机制。方法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经胸腺肽α1 刺激的8份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
本文对道教的神灵崇拜与古代和少数民族的神灵崇拜,道教的神灵崇拜与传统神学理论,以及道教神灵崇拜中的中华宗教精神进行分析和研究。作者认为:道教神灵崇拜是中华民族多神崇拜
GPS变形监测网不仅能为高精度定位服务,且在建立动态地心参考框架、地壳变形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变形监测,可充分联合多参考站的数据进行平差,获
<正>幼儿体育活动以释放孩子天性、适当体育锻炼为主。幼儿的肌体敏感、脆弱,体育活动必须以提高幼儿肌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为基础,提升幼儿主要器官的机能,使幼儿每天保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渐增长,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形势愈加激烈,“买方市场”特征日渐凸显,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用人单位选贤纳士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而“应届毕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而是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薪酬作为一项主要的激励因素起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
在建设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的系统工程中,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研究是重要的一环。而“逸”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它的
“现代性”问题是现代主义者与后现代主义者之间争论交锋的核心问题,哈贝马斯与利奥塔之间的论战代表了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巅峰对决。启蒙运动所开创的现代性理想以理性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