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的质地、团粒结构、持水性能、孔隙状况和容重等是重要的土壤物理因子。它们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土壤的通气性、蓄水保肥能力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森林土壤中,这些因子的空间变化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一样,影响着林分的生长。以四川宜宾蜀南竹海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抽样法,对土壤的质地、团粒结构、容重、孔隙状况、持水性能、腐殖质层厚等运用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做了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物理肥力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用可视化的方式表示出来。为当地毛竹经营、管理和土壤改良,长期跟踪土壤状况对土壤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监测,土壤肥力定向培育等提供一些理论和数据依据,推动该区生态竹林旅游业的快速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基本特点:0-40 cm层土壤粗粉粒和细砂粒含量较多,土壤质地主要为壤土、粉砂质粘质壤土和砂质壤土。除0-20 cm土壤物理性质水稳定性大团聚体表现为弱变异性(8.04%),两个土层其他指标均在10.38-57.09%之间,表现为中等变异。不同土层,土壤粘粒、粉粒、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0-20 cm层均大于20-40 cm层,而土壤砂粒和容重正好相反。(2)空间变异性分析表明,所研究的12个土壤物理性质在不同土层都是空间相关的,空间自相关变程范围为1041.915m-11887.06 m。各土壤物理性质空间自相关程度不同,C0/(C+C0)比值在0.03-52.07%之间。其中0-20 cm土壤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土壤非毛管孔隙的,20-40 cm土壤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毛管空隙,腐殖质层厚的Co/(C+Co)比值均大于25%,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两个土层其它指标的Co/(C+Co)比值小于25%,均表现为较强烈的空间相关性。(3)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在样地内出现各种不同斑块性分布。每项土壤物理性质在其空间分布格局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一些指标的分布格局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斑块虽然有差异,但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4)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物理肥力可划分为五个物理肥力等级,各等级面积表现为Ⅲ级地>Ⅱ级地>Ⅳ级地>Ⅰ级地>V级地。研究区土壤物理肥力由北向南递减,并且整体上土壤物理肥力质量不佳,有明显的退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