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劳动争议中的一裁终局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组织之间的争议。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事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劳动争议仲裁模式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应用,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劳动争议传统仲裁模式是一调、一裁、两审终审制。新的劳动仲裁法提出部分案件一裁终局,此举是处理劳动争议中,我国的首创制度。此制度主要是部分案件由仲裁部门直接做出仲裁裁决,不再经过法院的审理,裁决为终局裁决,该裁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作出的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能上诉或者提起诉讼,但是劳动者若是对裁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想通过程序上的不平等换取实质的公平,对劳动者进行倾斜性保护,实现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对此制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该体制的实行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状况,是否具有正当性和有效性,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中一裁终局的各自定义及其特征,通过比较显示两者不同之处,接着介绍我国现有的一裁终局机制构建的时代大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是列举了国内学者或是专家对劳动争议中实行一裁终局的各种观点:赞成方认为一裁终局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一些用人单位恶意诉讼拖延时间,有效地缩短了劳动者的维权时间,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切实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相反,反对方认为我国实行的一裁终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裁终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存在缺陷,有可能使这种制度最终会沦落成为一种摆设。同时,笔者通过对实践效果分析,得出一裁终局在制度设计及其实施保障上都存在漏洞和不足。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劳动仲裁中实行一裁终局面临正当性法理质疑和立法理由质疑及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分析,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是任何程序法能剥夺的。现行的一裁终局没有合法的正当性理由,面临违宪的质疑,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第四部分是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行状况,分析一裁终局现行的困境,没有实现其立法的初衷,反而带来了实践的障碍;对如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出了笔者的个人观点,通过限制双方有限的诉权,实现小额争议快速解决。加强仲裁机构独立办案的专业化、强化仲裁机构的权威性。同时,建立合理仲裁监督机构,实现我国司法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利用。
其他文献
文学与影视联姻,借助影视力量增强叙事张力成为当代文学的新选择,是当代文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少数民族文学自身及其所依托的民族文化,使其具有先天的影视化叙事优势。因
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为初创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支持与服务,大大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提高了初创企业的成活率。深圳市孵化器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
近十几年来项目管理在国内外受到普遍重视,项目管理理论及其相关的工具在国外已获得广泛应用,项目管理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内外管理领域中的一大热点。工程项目
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大命题逐渐为社会普遍关注。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时代来临,宣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独立的影响变量,更大
受益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准确理解保险受益人乃是顺利确定保险金给付之对象和实现保险契约目的之关键。受益人为利他契约之第三人,享有独立之请求权。受
流处理技术以其在计算密集型应用上高效处理性能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可重构技术以其设计的灵活性、较高的性能功耗比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两项技术成为了当前体系结构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尤其肉类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及重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增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这样的经济大环境引起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走出农村来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发
为了提高战斗部的作战毁伤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将预制破片与EFP结合的战斗部。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预制破片的飞散过程和战斗部中EFP的成型效果,比较了四
本文研究了虾青素(astaxanthin)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氧化应激损伤的肝细胞(人胎肝L-02细胞株)和冷冻损伤的鱼精细胞(大黄鱼精子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虾青素保护损伤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