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1R负性调节DNA复制及并多指(趾)畸形家系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各个事件中,DNA复制过程是一个被严格调控的事件,受到G1/S限制点的检查,与细胞周期其他事件协调发生。DNA复制的紊乱将直接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DNA聚合酶alpha-引物酶复合物(DNA polymerase alpha-primase,pol-prim)是负责DNA复制起始的聚合酶。该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其中p180有聚合酶活性,p70调控pol-prim活性,p180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均处于磷酸化状态,p70以细胞周期依赖性方式被磷酸化,从而活化pol-prim。周期素(cyclin)E/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cell cycle dependent kinase2,CDK2)在S期复制起始阶段磷酸化p70,激活pol-prim。  口腔癌缺失基因-1相关基因(deleted in oral cancer-1-related,DOC-1R)是张学教授等发现的一个抑癌基因。RT-PCR结果表明,DOC-1R在所检测的小鼠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在卵母细胞中也有表达,提示DOC-1R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管家基因。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DOC-1R转基因表达明显地抑制了细胞体外集落形成能力,提示DOC-1R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细胞生长曲线和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掺入实验表明,DOC-1R转基因表达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并明显抑制其DNA复制过程。  Wong等研究表明DOC-1R的同源蛋白,口腔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oralcancer-1,DOC-1),能够分别和pol-prim及CDK2结合,通过抑制CDK2/cylin E对p70的磷酸化,从而抑制DNA复制起始。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在与CDK2及pol-prim两蛋白结合区域,DOC-1蛋白和DOC-1R蛋白的相应区域高度同源。因此,我们推测DOC-1R蛋白可能也结合CDK2和pol-prim,并抑制两者活性从而抑制DNA复制起始。本实验根据以上假设展开DOC-1R负性调节DNA复制的机理研究。  材料与方法:  1、pLXSN-FLAG-1R及pLXSN-FLAG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两端带有EcoR I/BamH I酶切位点的FLAG-DOC-1R以及FLAG插入片段分别通过PCR扩增和人工合成获得。用EcoR I/BamH I双酶切消化pLXSN载体及插入片段。连接酶切后的载体和插入片段,并转化感受态细胞,经菌落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得到候选阳性克隆,测序以证实构建成功。  2、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DOC-1R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FLAG-DOC-1R以及pVSV-G,以LipofeetamineTM2000共转染GP-293细胞,在GP-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转染48 h后,过滤细胞培养液上清,以收集病毒。HeLa细胞感染病毒48 h后,应用PI染料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周期时相分布,记录位于各期的细胞百分率。三次结果取平均值,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  3、免疫沉淀方法分析DOC-1R与CDK2蛋白的相互作用  逆转录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48 h裂解细胞,细胞裂解液中加入FLAG抗体,4℃摇动过夜。次日加入30μl protein G Beads混合3h,洗脱液洗Beads5次,后离心沉淀Beads。Western印迹检测共沉淀的CDK2蛋白。  4、DOC-1R对细胞内CDK2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以CDK2抗体经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从DOC-1R病毒感染细胞裂解液和对照组中纯化CDK2蛋白,150μg总蛋白中纯化的CDK2蛋白溶解于15μl激酶反应缓冲液中,加入ATP与底物histone H1在30℃孵育90 min,加入激酶活性检测试剂Kinase GloTM室温孵育10 min后,发光仪检测发光强度,并经统计学分析确定DOC-1R表达对CDK2活性的影响。  5、免疫沉淀方法分析DOC-1R与pol-prim p180的相互作用  逆转录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48 h裂解细胞,细胞裂解液中加入FLAG抗体,4℃摇动过夜。次日加入30μl protein G Beads混合3h,洗脱液洗Beads5次,后离心沉淀Beads。Western印迹检测共沉淀的pol-prim p180。  6、DOC-1R对pol-prim活性的影响  以p70抗体经免疫沉淀从DOC-1R病毒感染组细胞裂解液和对照组细胞裂解液中纯化p70蛋白后,以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磷酸化的p70及p70总蛋白。Western印迹结果经灰度值扫描后,以磷酸化p70灰度值相对p70总蛋白灰度值的比值phospho-p70/p70/p70代表相对磷酸化程度,p70的磷酸化程度高则反应pol-prim活性强。  实验结果:  1、pLXSN-FLAG-DOC-1R和pLXSN-FLAG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以菌落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得到候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克隆序列及开放阅读框架完全正确。  2、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DOC-1R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与对照组相比,感染DOC-1R逆转录病毒的实验组细胞中,G1期细胞比率增加,S期细胞比率减少。经t检验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M期细胞比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免疫沉淀证实DOC-1R与CDK2在细胞内结合  以DOC-1R逆转录病毒感染HeLa细胞,以pLXSN-FLAG产生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对照组HeLa细胞。以抗-FLAG抗体进行免疫沉淀,CDK2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实验组检测到CDK2,而对照组未检测到CDK2蛋白。证明DOC-1R与CDK2在细胞内结合。  4、体外激酶活性检测表明DOC-1R下调CDK2的激酶活性  感染DOC-1R逆转录病毒的细胞中,相对荧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为17731,感染对照逆转录病毒细胞的RLU为12283,经t检验分析,此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1。  5、免疫沉淀证实DOC-1R与pol-prim p180在细胞内结合  以DOC-1R逆转录病毒感染HeLa细胞,以pLXSN-FLAG产生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对照组HeLa细胞。以抗-FLAG抗体进行IP,pol-prim p180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实验组检测到pol-prim p180,而对照组未检测到pol-prim p180蛋白。证明DOC-1R与pol-prim p180在细胞内结合。  6、DOC-1R对pol-prim活性的影响  感染DOC-1R逆转录病毒的细胞中,phospho-p70/p70比值为0.242;感染对照逆转录病毒细胞的phospho-p70/p70比值为0.735。经t检验分析,此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1。DOC-1R抑制p70的磷酸化,从而抑制pol-prim的复制起始活性。  结论:  DOC-1R是CDK2结合蛋白,负调控CDK2活性,抑制细胞周期G1/S期转换。DOC-1R与pol-prim在细胞内结合,通过结合直接抑制pol-prim活性或者负调控CDK2介导的pol-prim p70磷酸化,进而抑制了pol-prim的复制起始活性。
其他文献
选用毒氟磷、香菇多糖等几种病毒抑制剂或钝化剂,设计了15个单独或组合处理,探讨田间防治大白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毒氟磷、香菇多糖2种单剂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较好
  目的 研究第一足趾甲瓣再造拇指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3 年1 月 至2009 年6 月我科室共行19 例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男12例,女7 例; 年龄18~43 岁,平均27 岁。手术
会议
  目的 研究改良Adelaide 四股锁边新式缝合方法在II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 年7 月至2014 年2月就诊的67 例II 区屈指肌腱断裂患者,共92 指,其中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背阔肌血运丰富、可供切取面积大的特点,切取有限面积的皮瓣携带大面积
会议
会议
学位
  目的 探讨超薄胸背动脉穿支修复四肢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3 月,共5 例,年龄21~52 岁,男性3 例,女性2 例.术中在深筋膜浅层切取皮瓣,切取皮瓣后将皮下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患者选择及不同患者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自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