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屏边县滑坡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及致灾因子分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屏边县位于红河州东南部,县域内高山峡谷纵横交错,河流水系发育,有着“四河、三梁、六面坡”的地貌形态,复杂的地质环境为滑坡地质灾害提供了良好的发育条件。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解译了屏边县内的滑坡地质灾害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最邻近分析法、核密度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了研究区内滑坡地质灾害的规模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了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孕灾环境。基于Arc GIS平台,将研究区划分为30m×30m的单元网格,运用信息量模型,对选取的致灾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的滑坡地质灾害开展了解译工作,根据解译结果和野外验证得到的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数量,查明了屏边县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规模、数量特征;并运用最近邻分析、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了屏边县滑坡地质灾害分布的空间特征。(2)总结了屏边县滑坡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从规模上看,屏边县内发育的滑坡地质灾害均为中小型滑坡,其中小型滑坡地质灾害78处,中型滑坡地质灾害16处。在屏边县的7个乡镇中,和平镇发育的滑坡地质灾害数量最多,白云乡发育的滑坡地质灾害数量最少。从空间上看,屏边县内发育的滑坡地质灾害趋于凝聚分布,主要集聚分布于新现镇的中部、新华乡的西部以及和平镇的中部和西北部等区域。(3)从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及滑坡地质灾害现状发育特征分析入手,查明了屏边县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孕灾环境。(4)在分析滑坡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和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降雨量、距河流距离、岩土体类型、距断层距离、植被覆盖度和距道路距离等9个致灾因子,并基于Arc GIS平台,运用信息量模型,对获得的9个致灾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最容易发育滑坡地质灾害的条件为:高程1200m~2000m;坡度10°~30°;坡向东(67.5°~112.5°)、东南(112.5°~157.5°);距河流距离0~1800m;岩土体类型为松散岩、软岩以及较坚硬岩夹软岩;距断层距离0~600m;植被覆盖度小于70%;距道路距离0~1200m。
其他文献
对于富磷退化山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如何对土壤磷素进行最大程度的原位固定和削减控制,是植被恢复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关于富磷区土壤磷素研究,以往多集中于不同植被类型以及植物个体下土壤磷素的分布及流失特征,而关于植物如何通过凋落物和根系途径的碳输入影响土壤磷素分布及动态变化的机制却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择滇池流域富磷区内优势乔木云南松,进行为期一年的去除凋落物以及环割树
学位
在目前所处的信息化时代,有效信息似乎已经成为“无价之宝”,为了在海量数据中找到这些有效信息,各行各业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数据挖掘技术此时应运而生,而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理论中一种经典的技术,它主要是从大量数据中寻找项目与项目之间隐含的关联规则,帮助相关人员做出合适的决策。关联分析过程主要分为挖掘频繁项集和发现关联规则两个步骤,由于挖掘频繁项集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计算各项集的支持度,时间复杂度较高
学位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在党建引领、治理有效、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以及数字化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于我国城乡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当前乡村有效治理面临治理主体缺失、治理人才匮乏、治理模式受限以及治理方式老旧的挑战。当前应通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追求。现阶段我国各地老旧小区存量较大,并且大部分七层以下的老旧住宅没有安装电梯,垂直交通缺少便捷的解决方案,居住在较高层数的居民日常上下楼极为不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开展迫在眉睫。本文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的现状进行研究,对现阶段存在的方案进行分类和总结。选取昆明市的相关案例,分别从小区规划、结构安全性和采光性能方面分析加装电梯工程对原
学位
拟茎点霉菌是真菌界的一大分支,具有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是植物内生真菌普遍存在的主要类群之一,它还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本论文选取了实验室保存的15株云南石梓内生真菌,经化学多样性筛选和抗病原微生物筛选,获得目标菌株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YE 3350。进一步优化培养基,选用改良PDB培养基对菌株扩大发酵,通过溶剂萃取法获得粗提物
学位
目前中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展现出的过度商业化、村落人口外流、传统风貌破坏等问题,其实质是传统产业衰败、文化自信不足,传统的村落功能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从而形成的矛盾。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导致其内部的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加之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在城镇化进程中,受外界影响较少,村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民居、民风
学位
大数据时代如何让数据服务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大数据基于数据服务平台赋能乡村治理,以其可持续性、动态性和智慧性等三个特征促进乡村治理转向合理、有效、科学。通过厘清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的作用机理和现实困境,发现当前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面临大数据“技术壁垒”、农民“适应力低”、网络“双刃剑”和数据“低利用率”四个方面的挑战。基于此,从优化数字治理体系、注重大数据人才培育、完善数据共享机
期刊
湖滨带作为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种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天然保护屏障,基于植物群落构建的湖滨带生态恢复是高原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滇池生态恢复是我国“三河三湖”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之一。尽管有关滇池湖滨生境恢复的研究和实践已有诸多报道,但湖滨带陆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则鲜有研究。植物群落的构建是生态位过程以及中性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干扰(特别是人为干扰)则影响着群落的形成与演替。紧邻城市的
学位
针对当前深度学习模型对硬件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难以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实际应用等问题,以智能护理机器人为应用背景构建了一种轻量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模型采用两层卷积层对行为进行特征提取,减少网络层数对硬件系统计算能力的要求。其次,为了有效提取人体行为特征,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引入跨层结构,以融合高层特征信息与低层特征信息,提高模型的识别效果,并建立了根据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采集的具有4种行为类别的数
期刊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也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Ad Hoc网络民用化和商用化也日渐增多。因此,无论是在军事领域或者民用领域,Ad Hoc网络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而通信信道的接入协议是网络系统传输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如何开发或改进Ad Hoc网络的信道接入协议,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降低高负载情况下系统的碰撞率和延时,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然而,多址通信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研究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