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以髓鞘脱失、轴索变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目前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MS引起轴索变性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的机制知之甚少,氧化应激导致的线粒体的损伤可能是导致轴索变性的主要原因。氧化应激在MS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α-硫辛酸作为一种很强的天然抗氧化剂,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它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再生其他抗氧化剂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目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研究人类脱髓鞘疾病MS的理想动物模型。本实验对EAE大鼠应用抗氧化剂α-硫辛酸进行干预,并以地塞米松治疗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药物对大鼠发病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测定中枢神经组织线粒体中CAT、GSH的表达,从而探讨α-硫辛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线粒体氧化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MS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分组:将96只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出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加CFA免疫动物。其余大鼠用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与含卡介苗的完全福氏佐剂(CFA)诱导免疫,发病后随机抽出6只大鼠作为发病组,其余发病大鼠平均分为EAE组、地塞米松组、硫辛酸组,并按缓解复发的平均天数7天和14天平均分为缓解和复发两个亚组。各干预组自第一天发病起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并观察,各干预组大鼠分别连续给药7天。2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每日观察所有动物体重变化、精神状态及活动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国际通用的Kono评分标准。3组织病理学:留取脊髓腰膨大段组织多聚甲醛固定,行HE、三色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取脑及腰膨大组织投入4%戊二醛中固定,透射电镜观察。4线粒体CAT、GSH的测定:CAT采用紫外分光测定法测定,GSH采用二硫双硝基苯甲酸定量法测定。结果:1动物病程观察:实验动物复发率比较EAE组动物复发率57.1%;LA组动物复发率14.2%,DM组复发率7.1%。DM组、LA组复发率均小于EAE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与DM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评分比较2.1缓解期:DM组、LA组神经功能评分均小于EAE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LA组之间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复发期:DM组、LA组神经功能评分均小于EAE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组、LA组之间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病理学观察:2.1HE染色:发病组大鼠脊髓腰膨大组织染色可见有广泛的单核细胞及淋巴样细胞等炎性细胞弥漫浸润,在脊髓灰质与白质交界区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形成的“套袖样”改变。2.2改良的三色染色:发病组大鼠脑、脊髓组织可见增粗较明显,紊乱,连续性破坏,出现断裂,部分球状改变髓鞘紊乱,疏松或崩解,轴索轻度增粗,排列紊乱,有肿胀,粗细不均,部分轴索呈断裂状。2.3透射电镜观察发病组脊髓组织内髓鞘结构松散,板层紊乱,塌陷。轴索萎缩,断裂,部分变性,甚至消失。线粒体肿胀,溶解,线粒体嵴稀疏,部分空泡化。3线粒体中CAT含量比较:缓解期:LA组、DM组含量与EAE组相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期:DM组和LA组含量与EAE组相比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LA组与D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线粒体中GSH含量比较:缓解期:LA组、DM组含量与EAE组相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与EAE组比较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期:DM组和LA组含量与EAE组相比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DM组与EAE组比较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硫辛酸可以改善EAE大鼠的神经症状,降低复发率。2通过病理学观察可见在EAE大鼠中存在髓鞘、轴索、线粒体损伤的病理改变。3EAE大鼠中枢神经线粒体中的CAT、GSH表达均与病情活动性相关。4LA提高EAE大鼠中枢神经线粒体中抗氧化物质GSH的含量和CAT的活性而减弱线粒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