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船舶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是一种利用水面沟通地域的运载人与物的工具,为人类便利日常生活、从事水域作业与物资交流、发展社会经济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是为大家所共识的。但作为延续几千年以至近万年历史的中国古船,它的独特意义更加深刻——具有丰富的深层次高品位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它还承载着历史,是体现特定时代的一种文化标志,即便从制造角度来考察,也处处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特定时代科技、工艺以及建筑学、美学、民俗学的集大成者。 船舶是运动在水上的建筑物,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谢林语),那么船舶则是流动着的乐章。它同陆上建筑一样,有着不同的形式、风格和美感。 不同版本研究船史的论著,从技术的角度系统、全面的论述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出现的一些船型及其特点。遗憾的是没有从审美的角度去探讨船舶造型给人们带来的美感。虽有的书籍谈到了一些形式美法则,但没有全面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船舶的审美特征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无比丰富的遗产,我们有责任去发掘、整理,并使之发扬光大。 船舶虽然不是艺术品,但是优秀的造型设计也能创造具有艺术美的形象。从中国古代船舶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使用目的,不同民俗传统,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审美观念,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船型。概括起来可以说,决定船型的主要因素是功能、技术与审美观。我国古代的船舶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秀的传统工艺与独特的风格。其造型按上层建筑的构造大体可分为宫殿式、城堡式和板篷式三种。宫殿式的船舶,一般为帝王将相享乐游玩的工具,比如隋代的大龙舟。城堡式通常为格斗的战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斗舰、隋代的五牙舰等。板篷式最为普遍,是民间常用的水上运载工具,明代江汉运输税银的课船,浙江绍兴的乌篷船等。除此外,还有造型奇特的仿生船、双体船等。 船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有它自己独特的审美创作规律,这个规律又受制于一定的造型观念,而这种观念是有民族、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哲学观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念、民俗民风、生活生产、情感气质、审美观念等因素所决定。 本文以船舶的整体造型为角度,探讨了古代船舶所体现的形式美学风格,并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了船舶推进工具一一帆的美感。船饰文化使船舶具有艺术的外观形象,并使船舶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的表现力。它是中国古代船舶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船舶彩绘、雕刻艺术、船旗和风俗等方面对船饰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和研究。 本文研究过程中,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力求分析得客观、全面和深入一些,以此抛砖引玉,这样做将会有利于对中国古代船舶,对它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的认识更加具体和深化。
其他文献
先以几种特殊的实际气体为工作物质,计算准静态卡诺循环的效率,然后再推广到任意的实际气体.通过推导可加深对卡诺定理的理解,并进一步说明热力学理论的正确性.
目的:初步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62例诊断冠心病住院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其中43例又行冠脉造影。对2组证
<正>一般录音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工作,最理想的录音环境是在录音棚里。但是,电影是场景艺术,学生电影户外拍摄的情况比较多,演员必须要到那个景点去表演,为了提高电影声音的品
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是当代我国教师教育转型的重要趋势之一,它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多元化和传统师范类院校职能的多样化发展两方面特点。通过对当代我国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历
本文综述了在一所民办幼儿园进行的游戏择伴研究。研究在中班和大班进行(4-6岁幼儿);参加幼儿62名,男女各半;选定游戏三类,并各按过程(无奖)和目标(有奖)方式进行。在游戏择伴前,
"一把手"以掌控实际权力为特征,是腐败易发多发的人群。调查显示,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对"一把手"在重大决策、选人用人、暗箱操作、生活奢靡、贪污受贿和使用资源诸方面存在监督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电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增多的是高压触电所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而这些案件审理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是我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八十余年革命与建设的风雨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
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格局已经形成。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学若能坚
目的:探究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