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与玄学派诗歌——奇喻、悖论与双关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文学杰出代表之一。狄金森一生写了近1800首诗歌,以表达她对死亡、宗教、人生和自然的理解。近年来,学者们就其非凡的写作风格以及丰富的主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有学者意识到狄金森在描写这些主题时,用词洗练、意象新颖、具有逻辑性与思辨色彩,尤其擅长以理入诗。此种高妙的写作手法与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写作技巧不谋而合。本文将分别从奇喻、悖论、双关三个方面分析狄金森的玄学诗歌。本文旨在说明狄金森的玄学诗歌技巧并不是来源于对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刻意模仿,而是来源于狄金森对于生活复杂性、矛盾性的深刻体验及认识。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玄学诗歌相关背景信息,回顾了狄金森玄学派诗歌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旨在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奇喻。本章节从日常生活意象与专业术语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日常生活意象如面包、针垫,房屋被赋予了深刻内涵。专业术语如植物学术语、政治术语、经济术语不仅反映了狄金森丰富的社会知识,而且反映了狄金森对于分与合、生与死、身与心等矛盾对立关系的认识。狄金森从日常生活意象和专业术语中攫取奇喻,不仅创造惊人的隐喻效果,更是对生活复杂性的反映。  第二章主要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悖论。本章节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上探讨狄金森是如何将意义相悖的观念和情感通过悖论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词汇层面上,狄金森通过矛盾修辞法将主客观世界中矛盾的情感和观念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烈的特殊的情感来表达她对上帝救赎以及生活本身的认识。在句子层面上,狄金森采用了或有悖常理或科学原则相对立的悖论,旨在表达她对疯癫与智慧、生与死以及成与败关系的理解。狄金森采用悖论表达了对生活中矛盾的认识。同时,悖论也增强了诗歌的玄学意义。  第三章主要探讨狄金森诗歌中的双关。本章节将从两个方面探讨狄金森的双关语。一方面,在狄金森诗歌中,同音双关语被用于表达她对宗教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本章节将探讨狄金森诗歌中用同一个词来表达截然不同的意义的一词多义双关,分析在同等语境中两种不同意义的相关性与合理性。双关语用词简练,不仅增加了诗歌语言的内涵,而且体现了狄金森对死亡以及生活的认识.  结语部分总结升华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观点。狄金森通过奇喻、悖论与双关在她诗歌中重现了玄学诗歌形式。这三种诗歌技巧体现了感性与理性完美融合这一玄学诗歌的本质特征。对狄金森玄学诗歌技巧的分析实则是从不同角度探讨其精湛的诗艺。
其他文献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且历史意义重大。运动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科技类,文学类不计其数,希望用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来启蒙中
如今,绝大多数科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引进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而高中历史由于授课的内容完全是历史知识,人们便认为历史并不需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但是为了让
期刊
关联理论在众多领域,尤其是翻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关联理论对话语的理解和推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能够从根源上消除误解,进而正确地解读文化,对中国神话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