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土地维权的行动逻辑——以M市土地冲突事件为个案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80%是维权事件,而维权事件又以农民维权事件居多。有关数据显示,涉及农民维权的群体性事件大多与“土地”有关,因此,我们不得不对现有的“征地”制度及其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本课题将以实证的方法对具体案例进行详细研究,希望从中能得出农民是怎样进行土地维权和为什么要进行土地维权。   本论文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农民土地维权过程中集体组织是个无边界组织,他们的行动通常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进行的,以上访、静坐、阻拦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但是基层政权作为强势的一方,常常压制农民的行动,这就导致农民的抗争情绪高涨,最终使有些事件变成暴力冲突。并通过对农民维权行动的原因的分析得出尽管农民对土地有更深地依赖性,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还未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实体意义作出明确的解释,国家仍绝对的掌控着土地,而基层政权既出于私欲又迫于财政和绩效考核的压力和对现有政策的误解,开始与民争利。然而,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一方面农民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其寻找工作难度更大,农民的可行能力低下和社会资本匮乏;另一方面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诉求下不惜使用公权或其他手段来征收土地。   最后得出农民进行集体行动的主要原因是其不公正感下权利意识的提升的结果,而生存伦理是次要原因。抗争者之间的相互认同感是决定性因素,规则意识是他们行动的准则。而来自于外界,尤其是基层政权及其官员的压迫是行动的真正原动力。
其他文献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着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民营企业积极建立政治关联来获得政府帮助。在我国,政治关联主要表现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的环境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显然无法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思考
期刊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问世,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公共政策的制定也深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在现实中由公民网络参与推动的公共政策制定的例子不胜枚举,网络使得这些社会话题可
国家大剧院是我国最高表演艺术中心,为迎接开幕运营四周年,将于年底推出“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展览日前结束了征稿,共收到200余位中外艺术家提交的600余
上海外滩美术馆干2011年10月重新与观众见面,开馆首展为国际著名艺术家张洹的大型个展《问孔子》。rn《问孔子》的基本概念源自于张洹先生长期以来所思考的一系列问题——在经
期刊
中国“煤都”大同今夕大不同。9月28日,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在山西大同古城开幕,来自9个国家的88位雕塑家选送参展作品330件,业界称,这些出自当代海内外杰出雕塑家的作
生活化教学将知识学习同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开发学生学习技能,适用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作业以及授课三个角度入手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
基于民族地区特殊自然地理状况和城乡二元结构经济规律的双重作用,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需不均衡状况存在,制约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改善民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