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叶蔷薇生殖生物学及其繁殖方法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ms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常规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和生物统计等方法和技术,对单叶蔷薇形态学特征、生境与分布、物候期、花器官形成、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授粉受精、胚胎发育、繁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 单叶蔷薇是该亚属植物中唯一的一个种,在中国仅新疆有分布,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其花在蔷薇植物中是独特的,是今后开展蔷薇育种工作的好材料。2. 3月中下旬开始花芽分化,属早花类型,具雌雄蕊异长和异熟现象。3. 花药壁的发育为基本型,小孢子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药多为四室,偶见六室和七室。4. 心皮多数,子房多一室,偶见两室,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型,单珠被,珠孔不明显。5. 自花受粉结实率为19.4%,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率达67.2%,最佳授粉时间在开花后24小时前后。6. 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Polygonum type),是由珠孔端的一个大孢子发育而来,胚囊发育的不同阶段有退化或败育现象。7. 胚胎发生为茄型,四细胞原胚是直线型,成熟种子中的胚为未分化胚。胚乳的发育为核型。8.繁殖方式兼具有性和无性两种类型,自然条件下,后者为主要繁衍方式。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BA)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两者结合使用存在拮抗;利用地下茎扦插可获得再生植株,主要影响因子是扦插基质,激素及其浓度无显著效应。采挖野生植株可作为建立母本圃的途径
其他文献
采用接触式的CMM测量设备对人工膝关节自由曲面进行了数字化测量,用Surfacer反求软件分析了测量数据由点到面的处理方法,重构了人工膝关节的CAD三维模型并经CAM模块处理后由
<正>云南龙江特大桥是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亚洲山区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于2016年5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4.5m,计
纵向增强体土石坝,即以常规土石坝为依托,在其内部“插入”集防渗与受力为一体的刚性结构体(纵向增强体),使其成为“刚柔相济”的坝工结构。增强体既起到防渗体作用,又起到结
本文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点,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