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疾刺赋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刺题材赋这一概念在以往的汉赋研究中是未曾提及的。传统的汉赋研究或从体裁上将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或从表现特征上将汉赋分为:说理赋、抒情赋、咏物赋、讽谏赋。疾刺赋,则似乎是一个从未被人们注意过的概念。然而,我们却不能忽略那些在东汉中后期客观上真真切切的存在过的一些痛陈时弊、情感激越、个性张扬的赋篇。虽然,在汉末乃至魏晋这一类作品难称主流,但是在那个思想驳杂、信仰崩颓的时代该类作品恰恰实录了赋家们的内心感受。简而言之,疾刺赋是东汉末士人在渐趋自觉过程中的一种不自觉的呐喊,是对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一种铺垫和准备。当下对汉赋源流的研究,秉承了20世纪的诸多观点和理论。已有的研究多是着眼于将两汉包括建安时期在内的汉赋作阶段性的划分和区别,而很较少在意该时期汉赋经历各个不同阶段时自身内在的些许微妙变化。这种阶段间的变化恰恰就是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不但体现了汉赋之间各阶段演变的过渡,更诠释了汉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自身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东汉末年,随着社会动荡的加剧,既往夸饰铺陈的汉大赋逐渐衰落,抒发个人内心真实情感的抒情小赋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此外,汉晋之交也是我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分水岭,其差异变化之大,是值得人们再三思考的。汉晋鼎革之后学术上由两汉的经学变为魏晋的玄学,文学上由汉大赋进而演变为徘赋、律赋和日渐成熟的五言诗。既往的研究大多从宏观的视角切入,而很少从具体某类作家或作品来阐释这变革时期的种种端倪和内在脉络。因此,从某类作家及其作品出发,有利于从相对具体真切的客观实体去把握文学乃至社会思潮和当世士人心态的细微变化,从而使单纯的文学史时代分期变得充实且不近于生硬。东汉末的疾刺题材赋虽然作家群体不够庞大、作品数量不够丰富,甚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尚未予以单独罗列。但对这种题材不拘一格的赋的研究可以让人更直观的感受到汉赋及其背后所承载的一代世风的转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并探讨分析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这里不能使用第一人称]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脑率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乡土文学发端于“五四”时期,经过百年的发展,空前繁荣。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文坛发生了巨大变化,乡土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诸多相应的变化和发展。但发
石灰土是一种在土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石灰具有改善土质性能的作用,针对具体的土质及灰质,通过大量室内试验。探讨不同灰土比、密实度、含水率等因素对石灰土直剪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犬养殖数量不断攀升,随之而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犬只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为规范犬只管理提供
目前,我国多层次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正在构建过程之中。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报纸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近两千首诗歌,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晚年因为《田园杂兴》组诗而被世人冠以“田园诗人”的桂冠。应该说
李曾伯,南宋末期重将、名臣,出身“浪子宰相”李邦彦之后,却忠心为国,至死不渝。他力求功业文章两不误:一生辗转多地为官,并数次担任要职,在南宋末期混乱的政治状况下,坚决主张抵抗外
中国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是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曾被称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的乡村医生不仅在新中国建立以
吕温是中唐贞元、元和年间有一定影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提出“尊天子,讨诸侯,正华夷,绳贼乱”等治国理念,积极参加政治活动。由于王叔文集团政治斗争失利,反对永贞党人的
王国维(1877年—1927年),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曾三次东渡日本,积极接受外来思想;同时他又是清末秀才,一生忠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