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备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关键基础材料,在近几十年时间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金属纳米颗粒尺寸小,因此其表面能量较高、化学性质极活泼,使得金属纳米颗粒极易团聚和发生氧化反应。传统的制备方法往往很难制备出分散均匀、粒径尺寸分布窄、有良好稳定性的金属纳米颗粒。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镍、银、钯、铜金属纳米颗粒,具体的工作如下:(1)以去离子水或丙酮为溶剂,分别以典型的糖(葡萄糖,淀粉)、羧酸(乳酸,柠檬酸)、醇(乙二醇,甘油)、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醛(戊二醛)为配位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十六胺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了粒径小、尺寸分布窄的镍纳米颗粒;以乳酸、淀粉等为配位剂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银、钯纳米颗粒;以乳糖作为配位剂制备了粒径尺寸为20nm左右的铜纳米颗粒。(2)利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能谱(ED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制得的镍、银、钯、铜金属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化学元素组成、磁性等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制得的纳米颗粒结晶性良好,晶型完整,粒子大部分呈球形,且分散均匀。(3)研究表明,制得的纳米粒子的尺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使用乳酸作为配位剂制备Ni纳米颗粒时,当热处理温度相同时,随着反应溶液pH值的不断增大,纳米粒子的尺寸逐渐变小;且热处理温度不是很高时(低于550-C)容易生成hcp结构的纳米Ni,当提高热处理温度时Ni的晶型逐渐转变成fcc结构。(4)通过对铜纳米颗粒/高氯酸铵混合粒子样品进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发现,制得的铜纳米颗粒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离子型化学修饰法在羧酸化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引入有机长链分子十八叔胺聚氧乙烯醚,制备出在无溶剂条件下具备类液体行为的多壁碳纳米管衍生物,并讨论了氧化时间与类流体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剂、气敏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对其性能具有十分重要
目的:研究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估外科护理中潜在的护
期刊
由于抗凝和溶栓治疗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后所导致的肠道损伤和坏死的治疗作用甚微,已经发生病变的肠管如接近坏死或已经坏死的肠管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肠穿孔等,而随着粘膜
期刊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血透室收治的血透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针对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照组不实施预防对策
期刊
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材料研究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材料的计算机模型化和仿真技术的发展,材料研究正从定性描述进入定量描述阶段。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材料设
目的:回顾分析临床检验方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检验的70例糖尿病患者、70例糖尿病并发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