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检测意义及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alpk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85例不同分期、不同分组的尘肺病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以及全血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并与38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对并发肺心病的尘肺患者给予抗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及血气指标的变化。旨在研究尘肺病患者血凝状态的特点及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在尘肺病治疗中的意义,探讨尘肺患者血凝状态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初步探索抗凝治疗在尘肺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尘肺病例共85例,均为稳定期患者,不合并急性感染、创伤等。85例患者中矽肺72例,炭黑尘肺8例,铸工尘肺4例,石棉肺1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7-79岁,平均(54.18±7.43)岁。其中Ⅰ期患者44例,年龄37-61岁,平均(52.4±6.0)岁;Ⅱ期患者21例,年龄43-74岁,平均(56.2±8.9)岁;Ⅲ期患者20例,年龄42-79岁,平均(56.1±8.3)岁。根据是否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将85例尘肺病患者分为两组:尘肺病并发肺心病组患者16例,年龄(53-79)岁,平均(61.3±8.6)岁;尘肺非肺心病组患者69例,年龄37~65岁,平均(52.6±6.2)岁。尘肺病的诊断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由威海市尘肺病诊断组集体诊断。肺心病诊断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且3个月内未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8例作为对照组,全部为男性,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19±8.31)岁。测量不同期别、不同分组尘肺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全血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组间比较;对尘肺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尘肺肺心病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上述四项指标及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1.尘肺病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尘肺工期、Ⅱ期、Ⅲ期各期别之间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逐渐升高,但各期别两两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尘肺并发肺心病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高于非肺心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尘肺工期、Ⅱ期、Ⅲ期血清IL-6与全血CRP两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P<0.01),但尘肺各期别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肺心病组血清IL-6与全血CRP较非肺心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尘肺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535,P<0.001),与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44,P=0.188)。6.尘肺肺心病组患者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尘肺患者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其程度不随尘肺期别升高而加重,但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较非肺心病组明显升高,提示尘肺并发肺心病后血液高凝状态明显加重。本研究还发现,尘肺病患者IL-6、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肺心病组的炎症程度重于非肺心病组,提示肺纤维化过程中伴随炎症和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通过对尘肺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IL-6、CRP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D-二聚体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尘肺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可能与肺纤维化过程中IL-6过度释放有关。本研究在对尘肺肺心病组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患者的高凝状态明显改善,炎性介质IL-6水平、CRP水平明显减低,氧分压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认为,对于尘肺病患者,尤其是尘肺并肺心病患者,应注意动态监测血凝状态的变化,适时进行抗凝治疗,不但可以预防肺的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改善患者的缺氧、降低肺动脉压力、预防和延缓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而且还有减轻炎症反应,预防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对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藏戏研究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进行了系统爬梳,根据不同时期藏戏研究的不同主题和研究旨趣,对公开发表、出版的汉藏文研究论文,从7个方面进行了归类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具有便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优势。教师校本培训的变迁,在当今科技时代进入全新的研修模式。许多学校正在运用网站的形式开展校本研修。本文探讨了目前
由于减刑、假释程序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机制,实践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减刑、假释等不公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应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加强检察监督,保障被害人参与权,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效果,利用QQ平台实施师生角色互换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聚N-异丙基丙烯烯胺(PNIPAM)智能微球作为一种温度敏感性材料,近年来在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一部分工作集中在微球响应机制的理论解释,另一部分工作通过NIPAM与
近年来,我们临床采用红茴香注射液(浙江泰康药业生产)为主,合维生素B12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硬膜外注射,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急慢性腰腿痛80例,取效颇为理想,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
欧洲议会是欧洲联盟的四大组织机构之一,现有议员639人,初创时期它只有监督和咨询的职能。随着时光推移,其职能日益扩充。1993年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成立后,其地位和作用显著加强。欧洲
青少年犯罪的帮教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刊在2004年第9期的“法苑”栏目中曾经刊登了题为“弥补过失的阳光之路——少年犯被执行社区服务令”一文,文中讲述了辽宁省普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1例脑卒中合并肩-手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8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经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