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制备Al-20%Si合金工艺及组织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ohnWak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共晶铝硅合金以其导热性好、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尺寸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成为制造活塞的理想材料。但是过共晶铝硅合金在铸造成形过程中,由于其结晶温度过宽,硅相的结晶潜热大,因此初生硅相在生长过程中易长成粗大的不规则的板块状或长条状,严重割裂基体,使其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目前针对如何改善初生硅相尺寸、形貌及在基体中的分布,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对初生硅相的细化方法目前主要分为化学变质法和动力学处理方法两大类。化学细化法主要是通过添加P和稀土元素进行变质处理来达到细化硅相的目的,动力学处理方法主要有快速凝固、熔体温度处理、半固态铸造等。本文采用受控扩散凝固技术制备过共晶Al-20%Si合金,以纯A1和Al-30%Si合金为母合金,并与导流器相结合,系统研究了不同混合速率和不同导流器角度对初生硅相尺寸、形貌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受控扩散凝固技术结合不同的工艺制备过共晶Al-20%Si合金,可明显细化初生硅相,改善初生硅相尺寸、形貌及其在基体中的分布;(2)不同的混合速率,对目标合金组织的改善和性能的改善程度不同。坩埚底孔越小,质量混合速率越小,但是流体流速越大,在此条件下混合制备的Al-20%Si合金组织中初生硅相形貌规整、分布均匀;(3)混合过程中,初生硅相的形核大多数是发生在液态Al-30%Si合金混合时破裂成的小液池中,并且质量混合速率越小,Al-30%Si合金破裂成小液池的程度越大,且小液池在混合溶液中分布也越均匀。(4)CDS后流经导流器,熔体中晶核主要来源于熔体中的高熔点质点、CDS扩散凝固过冷形核和导流器激冷形核及其促进游离的自由晶。导流器引发的液体强迫对流使熔体内部温度场和溶质场分布均匀,增强固液界面稳定。(5)CDS后再流经导流器,不同的浇注温度下的组织也不同,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初生硅相平均尺寸随之减小,但有少量的大板块状的初生硅相出现。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转型,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与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不同程度的暴露出诸如多元化利益格局的整合机制不完善,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等矛盾和问
植物内生真菌分布广泛,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多样性,被认为是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内生菌在与宿主植物协同进化过程中,能够合成活性物质协助宿主抵御外来病
目的探讨Sonoclot分析仪检测指标与常规凝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血小板(PLT)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
随着连续挤压技术的不断发展,连续挤压机在材料成型企业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连续挤压/连续包覆是利用摩擦热能转化的原理将铝、铜直接挤压成管材、型材或包覆产品。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至今已发展板栗3 000 hm2,是浙江省板栗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板栗炭疽病发生普遍,严重的发病烂果率超过了50%.遂昌县开展第二期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后,建立了板
目的通过ERCP诊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了解憩室发病年龄及确定其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ERCP诊疗术的患者,了解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病率、发病年龄及憩室与胆石
在栗产区普遍发生的果实病虫害有板栗炭疽病、栗实象甲、桃蛀螟等。被害果实丧失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会引起贮藏运输期间大量腐烂,损失严重。因此,探讨其危害特性及防治措施
在对山东省板栗病害种类研究基础上 ,认为板栗炭疽病是栗实中的最严重病害。该病在板栗生长至贮藏期发生 ,病原菌在田间侵染叶片和果实 ,贮藏期在栗实上发病严重。为搞清其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铸造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铸造工艺CAD、铸造工艺CAE等。铸造工艺数据库其实是一种工程数据库,它是工程数据库家庭中的一员,并且它
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sEST+EPBD)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2013年4月~2017年4月128例JPDD并发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