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中印学者提出了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的构想,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术界的积极响应。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孟中印缅走廊区域经济合作在贸易、交通、旅游业、农业等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事实证明,该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四国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南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强的拉动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但是,受以地缘政治关系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总体滞后,地缘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开展系统研究,以期为有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地缘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通过深入探索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条件、合作现状格局、制约障碍因素,提出了未来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的构想。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孟中印缅地缘经济关系比较密切,整体态势上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2)在经贸合作方面,孟中印缅四国总的经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区域内各国对贸易和投资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而且区域整体的对外吸引力及域内的市场动力都比较弱;(3)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中国在技术和资金上有绝对优势,各方基础设施的合作互补性较强;(4)在产业合作方面,能源与旅游合作取得一定成效,科技与农业领域仍需加强合作。合作中存在能源开发集中且合作有失均衡、缺少制度保障与合作规划、旅游宣传不到位及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差异大等问题,目前还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5)影响孟中印缅地缘经济合作关系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互信不足、受域外大国因素影响较大、文化差异明显、域内经济基础薄弱、孟中印缅政府间的合作层次较低等;(6)孟中印缅地区可运用BOT模式、点式合作模式、拓展补偿贸易、共建产业园的合作模式及“4-X”的合作模式,加强交通、能源、农业、经贸和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合作;(7)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具体的实施路径,如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优势互补开展产业合作及拓宽融资渠道等等。本文从地缘视角对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孟中印缅地缘经济关系规律,在研究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
其他文献
高校是意识形态阵地的最前沿,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倒逼舆情引导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发生变化。
何敏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1990年开始从事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领域涉及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和科技法等方面。先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蓬勃进行,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带动之下,课堂教学已经出现了重大变革。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前沿科学,不仅要把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还
激励机制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为企业创造利益和价值。激励机制并不单纯的指激励,其中涉及到众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内容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态的农业发展道路,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对国外5种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介绍,分别为瑞典"轮作型生态农业模式"、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
针对广东省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会计基础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资产严重流失,审计监督乏力、账务透明度低,农村纪律松弛、违纪现象突出等现状和问题,深入剖析其
目的:介绍"抗生素使用剂量和频次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功能和使用等。方法:从该系统的研发工具、软硬件平台、功能模块、系统特点、技术难点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并随
校园歌曲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台湾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它作为一个独立使用和有独特含义的名词出现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历史了。校园歌曲产生以后,对祖国大陆
随着人们用电量的不断提高,为了提高供电的稳定性,人们也开始使用110 kV并列双回线进行电路设计,但是关于线路安装,如果没有对应的保护系统,在允许双回线路中出现一回线路故
当前,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有400多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然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