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哲学面临的众多问题中,形而上学的问题贯穿了其全部哲学的思考过程,尤其是上帝论题。人们对康德上帝观的研究,大多只是着眼于其形成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来进行的,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康德哲学的发展对其上帝观进行一个梳理。康德上帝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前批判时期到批判时期,上帝问题一直都是康德哲学中的热门论题(康德从未中断过对上帝论题的讨论),甚至引领着其全部哲学的发展方向。康德的上帝观经历从神学上帝向道德上帝的转变,为此,本文首先对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追溯。前批判时期的康德是传统神学(基督教)的忠实信徒,直到进入批判哲学时期,康德才与传统有神论彻底决裂,并逐渐建构了基于道德律令的道德上帝。这里,道德性是康德上帝观区别于传统有神论上帝观的根本特征,但却不是其惟一特征与内涵——宗教并不完全等同于道德,就实践而言,其仍然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诠解了康德上帝观的道德本性之后,笔者继续从不同的层次揭示了康德上帝观的内在旨趣。康德对道德性上帝观的重构不仅明了了其对上帝论题的态度,完善了其哲学体系,同时,康德的上帝观也为我们重塑坚实的道德理想和神圣的敬畏感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