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一项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而文化是影响我国国民就业重要的因素之一。孔子于春秋时期创立儒家学说,自汉代起,儒家文化就一直作为正统思想被统治者所重视,其思想在无形之中塑造了人们的传统信念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经济决策。本文将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中2014和2016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使用流行病学方法估计了儒家文化传统对劳动者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使用各地区明清进士密度衡量的儒家文化显著提高了劳动者参与创业活动的概率,而且,这个结果在进行样本清洗、用历代书院密度代替明清进士密度衡量儒家文化、控制了出生地以及14岁居住地经济条件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的检验中都是保持稳健的。在使用扩展模型研究中发现,儒家文化促进劳动者选择“自雇”型创业和低教育组劳动力进行创业的作用十分明显,但对他们选择“雇主”型创业和高教育组劳动力的创业概率的影响却不显著,同时,外来文化的在我国的传播,可能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削弱了儒家文化对劳动力创业概率的促进作用。(2)在控制了现居住地效应后,儒家文化显著提高了受雇者选择体制内工作的概率,但这一结果在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回归后却不显著。并且,在清洗样本、替换解释变量、控制出生地和14岁居住地经济条件以及工具变量法的检验中这个结果都依然不显著。通过对儒家文化对劳动力就业选择影响的分析,本文认为,儒家文化包含着促进劳动者大胆创新与尝试的价值观,提高了劳动力的创业概率;同时,在儒家文化与受雇者就业倾向关系中,在非创业劳动群体中,儒家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提高了受雇者选择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概率,但该结果在文中并不显著,故只能初步证明儒家文化可能有此影响趋势。通过研究与分析,本文丰富和补充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阐明儒家文化与劳动者就业选择的关系,进而做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为提高水基润滑剂的润滑性以及抗磨减摩性能,合成一种环境友好的含极压元素P、 N的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OWEL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中间体聚合P-N二元醇(PG)和OWELA进行表征,用四球摩擦试验机研究PG和OWELA的润滑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钢球的磨损表面进行分析,探讨其润滑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PG, OWELA可以显著
期刊
学位
不转移占有的抵押权历来备受推崇,是担保物权种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担保方式,享有“担保之王”的美誉。其中的抵押物转让规则,更是学界和司法实务界重点关注内容。关于该规则的理解与适用,存在着各种争议,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伴随着《民法典》的出台,前述争议得到部分解决,但仍留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以《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为依据,以抵押物转让中抵押人处分权、抵押权人抵押权和受让人交易安全保护为主线,展开对该规
学位
当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后,由于无法准确判定公司资产状况、偿付能力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权出现混乱。然而破产重整程序旨在通过保持公司的继续经营、重组公司营业、调整债权债务关系使得困境公司摆脱危机,因此需要立法预先合理设计在该不确定状态下的权力配置。目前,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在重整期间以适用管理人管理模式为主。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才能适用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但是实践中出现了将重整作为减少不良贷款的工具、对
学位
人民陪审制作为我国审判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政治和司法的两方面属性。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它是人民主权的在司法中的体现,要在普通民众中广泛选取非法律职业人士参与审判,而作为一项司法制度,人民陪审制又隐含着人民陪审员能够提高审判质量的期待。人民陪审员非职业性和民主性的现实与对人民陪审员提高审判质量的期待之间形成矛盾,而法官对人民陪审员恰当的指引提示则可以有效化解这一矛盾。本文从化解这一矛盾的角度出发,
学位
文章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逮捕制度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控制捕后羁押期限的一般要求。逮捕的主要功能为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在特定条件下也可用于预防被追诉人实施新的危害行为。逮捕的立法设计和司法实践应当始终遵循程序法定原则、司法审查原则、比例原则以及权利救济原则的要求,因此,捕后羁押期限应当事先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随后由中立主体通过符合诉讼构造的程序进行审查,并且,不
学位
人民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所达成的合意。未经司法确认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特殊民事合同的效力,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反悔并选择通过诉讼来维护权益。当前,法律允许当事人就人民调解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实践中,当事人选择就原纠纷提起诉讼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依据处分原则,当事人诉求决定法院审理范围。所以,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程序处分权,依据当事人诉求展开案件审理。在必要时,为实现纠纷一次性解决,法院可尝试
学位
因为发放高利贷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发放高利贷牟利的行为越来越猖獗,高利率带来的高债务侵害了金融市场秩序以及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由高利贷的暴力索债的手段,造成了故意伤害、非法拘禁、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长期以来,立法上并未对高利贷行为规制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得关于高利贷的规制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备受争议。自2019年,两高、两部联合发布的司法指导性文件,以统一司法标准,将高利
学位
为提高中文立法文本翻译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与各国法律文化的交流,本文拟对中文立法文本的英译表现进行一种新的探索。迄今为止,许多学者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对立法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从翻译策略、立法语言和翻译主体性等角度研究立法文本的翻译。从研究历程来看,国内对立法文本的翻译研究很多,但以翻译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立法文本的却很少。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来研究中文立法文本的英译本,
学位
我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第六编继承编是尊重私人财产自由、维系亲情伦理、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规范。遗赠是遗赠人以遗嘱方式处分遗产的行为,对实现遗嘱人的遗嘱自由、减少遗产继承纠纷、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莫大的意义。关于遗赠的法律效力界定在《民法典》颁行之前就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并主要存在债权效力说、物权效力说和独立于物权、债权的受遗赠权效力说三种学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