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s)增殖和抑制的影响,探讨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介导的光动力学治疗引起hRPEs损伤可能的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hRPEs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观察hRP Es对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摄取及代谢规律,CCK-8检测PDT对hRP Es增殖和抑制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染色后细胞凋亡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DT前后hRPEs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变化,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PDT前后hRPEs活性氧水平的变化。 结果:体外培养hRPEs,细胞4-6h可贴壁,呈长梭形,一般2-3d可贴满瓶底。hRP Es进行角蛋白(CK8&18)鉴定,胞质角蛋白(CK8&18)染色阳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观察hRP Es对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摄取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在4h达到高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取率降低。CCK-8检测2.5umol/L、5umol/L、10umol/L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与细胞共培养,不同浓度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对hRPEs产生的抑制作用不一,激光能量为1J时抑制率分别为13.70%、25.81%、15.28%,激光能力为2J时抑制率分别为15.49%、34.46%、24.76%,以5umol/L的浓度对hRPEs的抑制作用最大,所以能量不同对hRPEs的损伤作用也不同,能量越大,损伤作用越强,空白对照组与光敏剂组、激光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与PDT(1J)、PDT(2J)均有统计学意义。Hoechst染色鉴定hRPEs在PDT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PDT前hRPEs核对Hoechst染色阳性且无异常变化,PDT后可见细胞核皱缩,还有凋亡小体的出现,核染色亮度明显增高,提示细胞经历凋亡过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DT前后膜电位水平,证实PDT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DT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水平与激光组、光敏剂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显微镜检测PDT组、激光组、光敏剂组和空白对照组活性氧水平荧光染色,PDT组荧光强度要明显高于激光组、光敏剂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检测证实PDT组荧光强度与激光组、光敏剂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型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特定波长激光的激发下可表现良好的光动力活性。新型酞菁硅聚合物纳米粒子介导的PDT对hRPE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新型酞菁硅纳米粒子介导的PDT主要诱导hRPEs发生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