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rolB基因转化杜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e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ge.)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北方地区梨的主要砧木。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抗旱、涝、碱、盐力均较强等特性。但其树体高达,实生苗主根发达,苗期侧根少而弱,另外杜梨扦插不易生根,这些特点增加了育苗的难度,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杜梨为试验材料,以农杆菌EHA105为媒介,把具有发根和矮化作用的rolB基因导入杜梨中,通过对影响杜梨子叶离体再生不定芽和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建立了杜梨子叶不定芽再生系统和遗传转化系统,并成功将rolB基因导入杜梨的基因组中。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未经过胚培养的子叶、经过胚培养发生的子叶以及下胚轴为外植体,分析了三种外植体再生不定芽的能力,结果表明未经过胚培养的子叶的再生能力最强,经过胚培养的子叶次之,而下胚轴的再生能力最低。2.通过分析激素种类和浓度、暗培养时间、基本培养基类型、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杜梨子叶再生的影响,确立了杜梨子叶简易高效的再生体系:解除休眠的种子去除外种皮后,经0.1%HgCl2消毒8min,切去胚芽、胚轴和胚根,取出两片子叶。以NN69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激素6-BA5.0mg/L、NAA0.05mg/L,以及30g/L蔗糖,将子叶水平接种在培养基上,不经过暗培养,光照培养40d后,再生频率和平均不定芽发生数量分别达到68.9%和4.80。3.在农杆菌介导的杜梨遗传转化体系中,在选择培养时以20mg/L的卡那霉素作为最佳选择压。而在进行转化体的筛选培养时宜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50mg/L卡那霉素。4.通过对转化过程中的农杆菌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一条杜梨子叶的最佳转化途径:杜梨子叶在再生培养基上黑暗预培养3d;农杆菌菌液过夜震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OD600值0.7,侵染时间7min,共培养3d,先使用Cef脱菌处理,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附加20mg/L Km和500mg/LCef,最高可获得11.8%的抗性芽再生率。5.获得的抗性芽在筛选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代后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植株中有16个阳性植株,初步表明外源rolB基因成功整合到杜梨基因组中。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新疆隔年核桃、汾阳绵核桃为试材,通过对其年周期中K、Ca、Mg、Cu、Fe、Mn、Zn七种矿质元素代谢及其与SOD酶活性、光合速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1)休眠期新疆隔年
本研究结合田间实验,利用RAPD标记从分子水平上探测了黄瓜(Cucumis sativus)亲本自交系与其杂种F1代的遗传差异。用30个引物对11个黄瓜基因型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出234个位点,其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