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OS模拟IC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通过特定方式连接形成的一种复杂网络结构,是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与信号传递机制提出的一种人工智能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能力,广泛应用于函数逼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医学诊断等领域。人工神经网络的实现分为软件实现与硬件实现。软件实现的人工神经网络在网络搭建、权值优化与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数据并行处理能力差,速度慢;硬件实现的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处理速度与并行性上更具有优势。与数字技术实现相比,模拟技术实现的人工神经网络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速度快、面积小等优点。本文基于TSMC 180nm CMOS工艺设计了两个加权电路、三个激活函数电路、一个两输入Sigmoid激活函数神经元电路、一个多层人工神经网络电路和一个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输出电路。首先,针对神经元电路权值不可调问题,提出了两款可调加权电路:基于电流极性选择技术的电流镜加权电路与基于电流平方技术的线性可调OTA加权电路。针对神经元电路结构复杂、精度低的缺点,设计了 ReLu、PReLu、Sigmoid激活函数电路与一款两输入Sigmoid激活函数神经元电路。后仿真结果显示,在1.8V电源电压下,Sigmoid激活函数电路输出与理想Sigmoid函数之间的最大误差为1.76%,电路功耗为8.02μW,最大噪声为80pA/(?),版图面积为0.089mm2。其次,针对UCI数据库中选取的目标数据,以Sigmoid为激活函数,设计了一款多层人二神经网络电路,实现对目标数据的分类。在TSMC 180nm CMOS工艺下,完成了电路设计、版图设计、电路仿真与流片测试。对3块芯片的测试结果显示,电路对目标数据的分类精度为97.5%,误差在(-3.2%,3.27%)之间,平均误差为-1.51%,1.8V电源电压下功耗为216μW,芯片面积为0.3375mm2。最后,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快速分类与分期方法研究(No.61801321))研究中算法环节产生的数据,设计了一款对数据最终处理的人工神经网络电路,电路的功能为在数据中找出最大值并输出对应类别。
其他文献
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Capillary Non-perfusion,CNP)是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疾病之一。毛细血管无灌注会出现眼底黄斑处于缺血性、氧气不足的情况,无灌注区附近易产生新生血管,严重者可导致失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可以观察到视网膜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它提供了有关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信息,是检测CNP区域的标准化手段之
学位
本文针对石墨烯/磷化铟肖特基结光电探测器进行了研究。对纳米级氧化铝钝化的石墨烯/磷化铟肖特基结近红外探测器完成了器件的制备和测试,从能带角度分析了器件的电学特性和光电特性。并且对纳米柱结构的石墨烯/磷化铟肖特基结近红外探测器进行了 3D仿真,从表面微纳结构角度对优化器件性能进行了分析,为日后更高工艺水平下器件的制备提供了参考。首先从界面工程的角度,在石墨烯和磷化铟之间利用原子层沉积生长厚度为3nm
学位
随着移动通信进入5G时代,更强的多功能移动终端带来了更多的频段需求,也对智能手机天线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手机具有空间小、天线多、天线之间耦合严重等特点,如何在越来越狭小的手机空间内布局多天线系统已经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分析5G智能手机天线的技术需求和特点,提出了二层面四措施组合去耦策略,分别从多天线布局和天线本体两个层面就四个去耦措施开展了去耦机理与成效研究。
学位
环境振动状态的识别对于现场感知、侦查和信息研判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石油管线、野外围栏和要地目标的监控中,快速识别出监测目标的振动类型(如对石油管线、围栏等的敲击破坏)对于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振动模式识别系统都采用加速度计作为检测器件,但加速度计需要持续供电才能获得相关数据。压电能量采集器具有能够同时实现环境振动能量获取和信息感知的特点,基于该器件的振动信息感知与模式识别系统设计
学位
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和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视网膜病变,都会造成中心视力的严重损害,甚至失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因其高分辨率、无侵入性、快速成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MH和CME的临床检查与诊断。基于视网膜OCT图像的MH和CME联合自动分割以及定量分
学位
报纸
本文研究了 P型准分子激光退火(Excimer Laser Annealing,ELA)多晶硅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在正向偏置栅极应力(Positive Gate Bias Stress,PBS)下的可靠性,对观察到的退化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退化机制解释。本文所选用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激光结晶能量密度为430 mJ/cm2。文献中报道较多的多晶硅TFT在正偏栅应
学位
技术创新正保持着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在这样残酷的技术创新环境下,研发是企业从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致胜法宝。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支撑并且研发周期一般较为漫长。因此研发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失败将会对大多数企业带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因此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需要把企业管理的重心转移到研发项目的项目管理。研发项目风险管理作为研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此背景之下F公司为保障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会脱
学位
随着卫星导航和惯性组件的不断发展,捷联惯导已在重点装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惯导作为一种航位推算算法,初始对准对其导航精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发展对初始对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行进间实现有效对准,利用多类辅助信息,抑制其异常值噪声干扰,提高粗对准的鲁棒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课题依托某项目的研制需求,针对三类辅助信息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三种矢量抗干扰技术,实现了动基座鲁棒粗对准,并验证了
学位
视网膜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致盲率高、病因复杂等特点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检查与诊断,基于OCT图像的视网膜病变自动分类方法可以辅助医生对眼底疾病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视网膜神经纤维及视神经的退行性改变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