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磺酸树脂改性及其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udy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酸正丁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清漆、香料等行业。传统工业上乙酸正丁酯的合成采用浓H2SO4作催化剂,但是该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副反应多,设备腐蚀大,产品纯度不高,后处理繁琐,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安全环保的绿色催化剂(如固体酸)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重点。相对于浓硫酸催化剂,固体酸中的聚苯乙烯磺酸树脂是研究较多的合成酯用催化剂。但也存在着容易和原料中的金属离子交换而失活、酸强度低于浓硫酸、连续化生产易粉化等问题,使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选用商品化的大孔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做载体,利用液固溶剂法,在SnCl4无水乙醇溶液中制备改性树脂,以提高树脂的性能,并研究了该改性树脂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工艺条件。以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为反应体系,考察了改性树脂制备过程中改性温度、改性时间、SnCl4的用量、洗涤方式、产物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001-CC树脂在回流状态下,SnCl4用量为10.71%(体积分数),改性时间6h时所制得的改性树脂具有较优的催化效果。利用FTIR、XRF、XRD等手段对改性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Cl4和树脂发生了络合反应形成了新的酸性中心;改性树脂在连续分水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将树脂和改性树脂分别经金属离子溶液处理后,改性树脂的催化活性变化不大,证明改性树脂不会被金属离子交换而失活。用制备的改性树脂研究了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合成的最佳条件为醇酸比1.5、反应温度115℃、催化剂用量6g/mol(HAc),反应时问80min,乙酸的转化率为99.10%。改性树脂在连续分水的条件下可以保持稳定高效的催化效果,催化乙酸和正丁醇反应70分钟,乙酸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56%,并能重复使用10次以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改性树脂催化反应精馏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醇酸比1.3,反应时问50min,乙酸的转化率达到97.8%,为改性树脂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些基础的数据。
其他文献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无疑是力量的源泉,信息时代也就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各行各业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有所改变。医学本身就是一门浩瀚无边的学问,有可能
近年来,随着春季高考本科录取率的提高,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春季高考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的学生是由普通高中转而参加春季高考的,其数学方面的差异
目的研究微信平台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健康宣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睡眠医学中心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70例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操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后融入世界经济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对公民诚信道德素质提出
由于苏南运河水质不断恶化,以运河下游苏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入河污染物总量的基础上,建立河流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计算其水环境容量,提出了削减量及削减目标;最后
广西早石炭世生物礁研究甚少,仅有方少仙、侯方浩(1986)曾报道过田林浪平珊瑚—苔藓虫礁,而来宾叠层石藻礁的发现为早石炭世生物礁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叠层石的形态、
<正>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安全、有效、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院作为卫生系统的核心部分,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
目前,在对奶牛场的奶牛进行体型线性鉴定过程中,发现了小型奶牛场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养殖场的效益。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巨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森林资源遭到了巨大破坏。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在河南省调研指导时提出了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的工作思路,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