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箱式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h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镇配电网系统改造的进一步深入,箱式变电站投资少、建设短、简小美观的特点使其不断地投入应用。为了提高电网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采用智能化的箱式变电站监控系统,实现无人值守,不仅完成对电力事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促进了电力系统经济效益的改善。  针对现有箱式变电站监控现场通信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监控系统方案。系统共分为三层,底层为箱式变电站内部各监控子系统层,中间层为ZigBee网络与GPRS网络传播层,顶层为上位机监控系统层,可实时显示和反映箱式变电站的具体运行状况。详细阐述了方案中ZigBee网络CC2530各节点的硬件结构、与各监测对象的连接、供电选择等具体设计细节;编写了ZigBee网络和GPRS网络程序,构建以LM3S9B96为核心的Z-G网关平台;基于ForceControl组态软件环境建立监控画面,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对箱式变电站运行情况的监控。  该方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拓展性强等特点,符合电力系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电力使用的安全性、功能性、实效性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实现电力系统具体环节的有效联通,人机的有效交互,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整体控制,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及时准确处理,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技术理念。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具体的关键技术。
By using the homogeneous balance principle, we derive a Backlund trans-formation (BT) to (3+1)-dimensional Kadomtsev-Petviashvili (K-P) equation withvariable co
左心辅助装置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心衰患者的手段,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应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性能关系到左心辅助装置能否产生满足生理要求的血流,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DC-DC变换器是一类分段光滑系统,正是由于其非线性特性使得系统在实际工作时会出现噪声、突然崩溃等“故障”,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这些现象可能是由于系统发生分岔或者进入混沌状态等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因此分析DC-DC变换器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揭示这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比如分岔、混沌)发生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别选取电压反馈型Buck变换器以及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
【摘要】 当前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但部分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会给患者造成隐私权益方面的损失,同时也危害了的信誉。本文就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策略。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网络安全 防护策略  引言: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由于信息化建设在部分的应用没有太多的经验,导致网络安全防护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
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外钙离子浓度([Ca]。)改变,并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低钙条件下神经元兴奋性增高的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神经
在移动蜂场中,由于环境场所的限制,蜂场的照明、生产等用电很难得到市电的供给。目前对于大多数的蜂场进行调查发现,蜂场多采用太阳能电池作为发电元件为用电负载进行供电。光伏发电系统的光电转化效率和光照强度有很大关系,通常情况下光照越强,光电转化效率越高。但是如果单独使用太阳能电池进行供电,当遇上阴雨天没有太阳能资源时,就不能够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不能实现对系统供电的要求。刮风下雨天气目前蜂场的发电现状
森林乔木明显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循环。由于成熟树木水分利用效率高,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冠层蒸腾,因此流经树干的液流量即可近似等同于冠层蒸腾水量。近年来,Sap
【摘要】 为贯彻落实移动及光网质量双提升专项工作的要求,优化承载网网络结构,本文通过对接入节点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将固网和移网有效结合,提高了现有网络基础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因市公司接入层主干光缆重复投资、重要管道资源不足等因素而导致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 承载网优化 接入节点 机房主干  一、承载网优化背景  由于管道及杆路等基础资源有限,接入层网络以市场为主导,被动接应,导致接入主干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与能源的日益枯竭,一种使用清洁能源发电的环境友好型电网—微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大电网能源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且难以满足偏远地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