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来源 :北京物资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398143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研究小组所编著的《国际金融业务创新》一书传入中国也不过十年的时间,中国人对金融创新从非常迷惑到金融学界和金融实业界呼唤“金融创新”的频度达到泛滥的程度,经历了也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发展的舵手,它正引领着世界和中国的金融扬帆远航。在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对金融创新的探索和思想意识,往往以发展市场本身作为终极目的,而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目标——提高金融创新效率反而被忽略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引起很多金融学家的关注,在金融领域中掀起了对会融创新效率的讨论。 本文从金融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谈起,运用图表、数据、文字相结合的手段,以理论分析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结论,形成了金融创新成本理论模型、金融创新收益理论模型以及金融创新效益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对金融创新的效率进行把握,为现实中创新主体的决策提供合理和有效的依据。在行文中采用了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表面到本质的归纳方法,并且运用从横向比较到纵向比较的结合对金融创新在中西方以及时间序列上进行了比较。 本文共包括三个部分,七个章节,以金融创新的效率为主线,从理论研究过渡到对金融创新进行成本和收益的分类、汇总,形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企业和社会金融创新的理论效率模型,定性的阐述了金融创新的效率研究。最后,对中国的金融创新现状进行系统说明,提出了客观、理性的建议,对现实社会有着借鉴的价值。
其他文献
在现实中,反倾销呈现出被滥用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具有了反竞争的性质。由于贸易与竞争政策是WTO新一轮谈判的议程,而反倾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反竞争行为
政府公共投资项目是政府利用财政性资金投融资的建设项目。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投资领域投资,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调节市场机制分配的差异,促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发挥
可转债兼有债券与股票的双重特性,并以其独特的风险收益特性逐渐为投、融资者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欢迎。当前,可转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日趋成熟和繁荣。中国
核心竞争力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正式提出至今,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资源流派、技术创新流派、组织流派、知识流派等几大流派。本文是从知识流派的角度来分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