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79年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开发区以来,各级各类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晴雨表、排头兵。作为现代工业的集聚中心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开发区在土地利用上已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客观认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并积极探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因素及作用机制,对明确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入手,简要介绍了各国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和实践探索并系统地引入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在对我国开发区当前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总分值-极限修正模型作为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并以兴国工业园为例,构建了适合我国工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兴国工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完善和深化兴国工业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构想,以此为其他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做出进一步研究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建立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量化管理指标和评价指标,构建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总分值-极限修正模型的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实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