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叶柴胡以全草入药,是目前柴胡的主流品种。本课题从全草入药的角度对竹叶柴胡进行了较全面的质量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植物形态的研究,本文对竹叶柴胡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组织学研究,描述了其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原植物性状、药材性状和组织构造等方面的主要鉴别特征。二、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首次建立竹叶柴胡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乙酸乙酯-甲酸-水(20:3:1)为展开剂,分离效果好,展开后对照品芦丁的Rf值适中,色谱斑点清晰;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0:10:1)为展开剂,分离效果好,展开后对照品槲皮素的Rf值适中,色谱斑点清晰。此外,从采集的14批竹叶柴胡药材中分离出根和地上部分进行黄酮类和皂昔类的薄层鉴别。结果表明竹叶柴胡的地上部分含有黄酮成分(芦丁、槲皮素),根部含有皂苷类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三、检查项的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项下方法对14批竹叶柴胡药材进行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检查,根据实测数据,并考虑生产实际和商品情况,制定了其限量标准。四、对竹叶柴胡的有关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柴胡皂苷a,d、芦丁为首次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柴胡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竹叶柴胡根中的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结果表明竹叶柴胡根中的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含量总和均大于《中国药典》对柴胡的含量最低限度规定0.3%;另外考察了HPLC法测定地上部分和全草中芦丁、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4种黄酮成分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竹叶柴胡的黄酮成分含量较高。本课题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竹叶柴胡各药用部位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五、竹叶柴胡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HPLC法,以14批竹叶柴胡全草为样品,筛选实验条件,建立竹叶柴胡药材指纹图谱,计算待测样品色谱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药材质量的真伪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