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晶态合金具有特殊的组织结构,因此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性能(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等)和化学性能(耐腐蚀性、储氢性等)。但是制备时的高成本、低效率限制了非晶态合金的广泛应用。随着非晶态合金在性能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非瞬态法制备非晶态合金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首先,我们对连铸过程中所用到的Zr55Al10Ni5Cu30母合金进行了成分均匀性研究,以及熔炼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熔炼二到三次可以使合金混合均匀,熔炼次数会导致杂质含量的增加。为了更好的指导非晶态合金的连续制备,我们对Zr55Al10Ni5Cu30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工业纯度的原料置于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中制备出Zr55Al10Ni5Cu30合金试样,并对试样进行了金相、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的测试。研究原料纯度、过热度以及冷却速率对非晶态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级别的原料也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非晶态合金;在低的冷却速率下形成的Zr55Al10Ni5Cu30非晶态合金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适当的提高过热度可以减少微晶的形成。对制取的非晶态合金进行了热力学参数的研究,结合实验室已有的成果,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Zr55Al10Ni5Cu30非晶态合金的连续铸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验室连铸设备自身的特点、Zr55Al10Ni5Cu30合金的材料属性,确立了对流换热系数、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控制参数对温度场以及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非晶态合金连铸的过程中,牵引速度、熔体温度、冷却距离等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分布和样品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的指导,对非晶态合金进行了连续制备研究,并对制取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对工业纯度的原料连续制备非晶态合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