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操除了在政治军事上拥有极高的成就外,在文学创作上亦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他继承汉乐府诗之现实主义精神,以乐府旧题创写新内容,以当时社会现况为写作题材,创作了许多另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曹操的诗歌从体式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杂言诗三类。他的四言诗今存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皆为脍炙人口的佳作,由于曹操四言诗能越汉人而上,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我国四言诗歌的创作推上了新的高峰。曹操五言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极为重要。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其五言诗歌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为乐府诗的创作开辟了更为自由的天地,也为五言诗歌的创作做了探索性的尝试。曹操的杂言诗有《气出唱》三首、《精列》、《度关山》、《对酒》、《陌上桑》、《秋胡行》二首及《董卓歌》。曹操的杂言诗中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古乐府只有曲调没有歌辞的,曹操在原有古代乐府曲调的基础上填辞的杂言诗歌形式。二是在有曲调同时也有原始古辞的基础上翻新创作的形式。从以上表现的两种形式来看,他的杂言诗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创新精神,这种精神给后世诗人向汉乐府民歌学习提供了典范。曹操的诗歌,从内容上看可分三类。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游仙诗。这三类诗歌都写的极为出色,不但在社会写实诗中以饱满的热情歌咏了社会现实而且曹操还取汉代以来游仙诗的传统素材,沿着想象性与现实性方向继续前行,运用游仙诗在哲学性与艺术性上的创新来表达诗人的社会责任心及人生价值观。曹操以自己诗作独特风格濡染建安诗坛,风流一代。通过对曹氏兄弟及建安七子的影响,为后世建安文学时代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曹操思想解放,鼓励文学创作,极力招揽贤士文人,使众文人荟萃于邺下,对建安文学之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就上而言,曹操在中国文学史上,应享有杰出作家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