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建筑性能控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低层房屋采用叠层钢板橡胶支座进行基础隔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抗震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即当隔震建筑遭遇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时仍存在发生类共振的可能性。由于隔震层的刚度比上部结构层间刚度小100倍,甚至更小,变形将集中发生在隔震层。为使隔震层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需要采用直径较大的隔震橡胶支座,但水平刚度和造价一般就要增大。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橡胶支座直径不可能用得太大,且一经投入工程使用,其刚度和阻尼就不能再加以改变,地震时的水平位移就有可能会超过其变形极限,导致发生失稳现象。如何确保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或长周期地震时的安全,同时控制上部结构地震反应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采取了4种保护措施: 1.发展和改进了基础隔震变刚度保护措施,即通过在隔震层引入附加弹簧来改变结构周期,选取了恰当的参数,减小了隔震层变形。文中按照多质点结构分析模型建编制了弹塑性分析程序。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理论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变刚度隔震保护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能有效改变结构动力特性,减小隔震层变形,同时还能使上部结构层间剪力不明显增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中设计制作了变刚度隔震保护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 2.深入研究了基础隔震软着陆保护措施,即通过在隔震层增设一种由承载橡胶支座和一端具有摩擦滑动面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增设不受竖向荷载的后备支座组成的并联隔震体系,用以防止承载橡胶支座发生大变形失稳破坏。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展示了限位保护措施的效果以及轴压力转移的情况。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软着陆保护能有效保护承载支座免遭失稳破坏,同时还能提供附加的阻尼,可以同时将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软着陆保护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与试验技术支持,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基础隔震保护措施。 3.采用新型巨电流变液设计了三种ER阻尼器,研究了智能隔震保护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对触发限位型ER阻尼器隔震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编制了程序,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其在限制支座大变形中的作用,选取了恰当的参数。同时,对采用剪切阀式ER阻尼器结合各种算法进行了智能隔震仿真对比分析,编制了分析程序,设计了模糊逻辑控制和位移限值控制算法,综合考虑了隔震周期、隔震层阻尼比、上部结构刚度、上部结构阻尼比、半主动控制中不同的权系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选取了适宜的区间范围,考虑了土和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大粘滞阻尼系数和可调系数的双出杆双缸ER阻尼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ER阻尼智能隔震是很好的隔震保护方案,能有效地改善被动隔震系统的性能,可用来防止隔震层因过大变形而失效破坏,同时也能控制和减少上部结构地震反应。此项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4.本文采用MR阻尼器和改进的实时控制程序进行了振动台半主动控制试验,通过和基础固定、基础隔震的对比,验证了该MR阻尼器在瞬时最优、模糊逻辑控制、位移限值控制算法以及零场控制和满场控制的效果以及相对于一般基础隔震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智能隔震系统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小隔震层的水平位移,有效保护隔震层和隔震支座,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反应和加速度反应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采用MR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隔震结构的性能,大大提高隔震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本文除了用以上方法来限制隔震支座过大位移,保护隔震层及其上部结构外,还对一种具有自身限位复位功能的摩擦摆(FPS)支座进行了简要分析,完成了国内首个FPS隔震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有限元建模和分析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此外,本文还针对FPS摩擦摆的抗平移一扭转反应进行了分析和算例验证,针对摩擦摆的缺点提出了两项改进措施:抗拔型摩擦摆支座和变曲率自行复位保护三维减隔震耗能支座,获得了国家专利。试验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FPS能够有效的隔离地面运动,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与基础固定结构相比,具有较好的抗平一扭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实际结构的地震反应。这些都说明FPS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隔震装置。
其他文献
当前,结构振动控制问题正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由于其可靠性及稳定性已成为诸多研究的热点。利用磁流变阻尼器对高架桥结构的振动进行半主动控
混凝土由于长期遭受腐蚀介质的作用,导致混凝结构性能劣化,耐久性能降低而提前发生破坏,由于腐蚀造成结构耐久性退化己成为土木工程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叉筒网壳是运用曲面交叉的方式创造出的一种造型新颖的网壳结构形式,一般它利用简单的圆柱面按一定的交贯方法组合而成。具有建筑上美观,结构上合理可行的特点。以薄膜力为主
对预应力高强度钢材的腐蚀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研究,一直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研制和应用高耐久性预应力材料将是提高预应力体系耐久性的主要手段。 缓
该文概述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并根据中国国情,设计了一套经济实用的建筑垃圾循环再生骨料制备的工艺方法,对再生骨料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归纳和总
针对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外墙由于场地受到限制而使模板工程无法达到工作面要求的情况,施工单位通常采用坑壁作为外墙外膜而单侧模板系统作为其内模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场
学位
隔震结构的许多优点,已经逐步被工程界所接受,隔震设计作为一种实用的新型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有较大区别。寻找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完成结构隔震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人们在关心建筑结构经过加固改造后达到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也越来越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主要构件在工厂中制作加工,然后在工程现场直接安装,施工周期短,效率高,节省现场作业量。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与国家推行的住宅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