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在符合脓毒症-3(Sepsis-3)诊断诊断标准的人群中,初始血浆乳酸与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且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182例。收集患者入EICU时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浆乳酸(Lactate,LAC)值、血浆降钙素原值、各器官功能参数及治疗情况。本研究主要结局为出院28天内死亡,次要结局为早期(入EICU48小时)死亡、EICU滞留天数。应用EmpowerStats统计软件分析,依次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分层分析方法,探讨初始血浆乳酸与脓毒症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纳入符合sepsis-3标准的脓毒症患者182例,其中出院28天内死亡65例(35.71%),早期死亡23例(12.63%),EICU滞留中位天数为4天。2.按LAC水平分组:与LAC<4mmol/L组相比,LAC≥4mmol/L组出院28天病死率和早期病死率均显著增高(P<0.001),但两组间EICU滞留天数无显著差异(P=0.083)。3.按出院28天预后分组: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初始血浆乳酸水平、年龄、血肌酐水平及尿素氮水平、有创通气比率显著增高;GCS昏迷评分、氧合指数、血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6小时补液量、首剂抗生素时间、缩血管药物使用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初始血浆乳酸增高与脓毒症出院28天内死亡相关(OR,1.29;95%CI,1.15-1.44);与LAC<4mmol/L组相比,LAC<4mmol/L组28天死亡风险显著增加(OR,4.34;95%CI,2.26-8.37)。5.采用logistic回归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分析显示:初始血浆乳酸增高是脓毒症出院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adjusted odds ratio,adjOR,1.30;95%CI,1.14-1.48);与LAC<4mmol/L组相比,LAC≥4mmol/L组28天死亡风险显著增加(adj-OR,3.86;95%CI,1.64-9.07)。6.按降钙素原水平分层分析显示:在降钙素原低分位组(adjOR,1.19;95%CI,1.07-1.57)、中分位组(adj-OR,1.27;95%CI,1.05-1.79)、高分位组(adj-OR,1.61;95%CI,1.20-2.31)中,初始血浆乳酸增高均与脓毒症出院28天内死亡相关,且相关程度依次递增。7.初始血浆乳酸与脓毒症早期死亡的关系:无论是未调整时(OR,1.37;95%CI,1.12-1.56),还是调整混杂因素后(adjOR,1.35;95%CI,1.17-1.56),初始血浆乳酸增高均是脓毒症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8.初始血浆乳酸与EICU滞留天数的关系:无论是未调整(β,-0.18;95%CI,-0.46-0.10),还是调整混杂因素后(β,-0.16;95%CI,-0.36-0.03),初始血浆乳酸水平与EICU滞留天数无显著相关。结论:在符合sepsis-3的脓毒症人群中,初始血浆乳酸增高是脓毒症出院28天内死亡和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联合初始血浆乳酸和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Sepsis-3脓毒症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