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城谷昌光《夏姬春秋》对中国古典的继承与创新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城谷昌光是当代日本文坛公认的中国历史小说大师,《夏姬春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在原则上尊重原典的史实,但又不完全照搬历史,融入了作者的个性与创造。本文站在中国人的角度,通过对《夏姬春秋》的文本与宫城谷的言论分析,来探究日本作家以及日本人对中国古典的态度问题。首先,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夏姬春秋》都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所继承。宫城谷重视汉字的起源,喜欢在文中使用已成“死语”的古汉字。他谨慎地区分平假名和汉字的写法,拒绝使用“思想浅薄”且姿态丑陋的片假名。作品的结构上作者援用了古典文学的纪传体、章回体、编年的历史叙事方式。此外,文中以“风”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命运相关联,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夏姬体内“风伯”之神附体的设定,及其在整篇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证明作者对中国上古时代风神信仰拥有浓厚兴趣。同时,该作品也体现了宫城谷的独创性。宫城谷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把过往被人们定义为“妖妇”的夏姬,重新塑造成善良、能干,并能追求自我幸福的女性形象,扭转了长期以来在封建思想角度下对夏姬的负面定性。另外,笔者通过对文中颜色词的调查发现,总体上作品虽忠实于中国古典,但在色彩基调方面,宫城谷并未模仿中国古代的色彩感觉,而是以浅淡细致的色彩描写体现了日本人固有的审美观。由此可知,宫城谷对中国古代文化抱有极大的热情。受白川静的影响,宫城谷对东亚文化的起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立足中国古典,既不盲目崇外又不固步自封。在模仿中国古典的同时,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合理性予以推敲,并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赋予了古典新的时代意义。他在随笔中强调日本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密切关系,把中国古代作为日本文化的源头,以借鉴中国古典来思考现在的日本社会。面对高度发达后的日本,作为大众小说家的宫城谷正以文学的形式,掀起了再次向中国古典学习的潮流,促进了从西方回归东方文化诉求的转向。
其他文献
“大师”王林的关注度持续高涨。据媒体最新报道,当地政府已经列出王大师的“七宗罪”,并将继续调查下去。看来,“大师”的好日子到头了。  细细数来,这些年出现的“大师”真不少。“神仙道长”李一号称身怀“驾驭220伏电”的绝技,“养生大师”张悟本自称“食疗方法治好糖尿病”。说来也怪,都21世纪了,怪力乱神、奇门遁甲偏偏还能大行其道!  “大师”都有绝招,但这些所谓绝招要么不过是障眼法,要么毫无科学根据。
现代产业技术的高渗透性和高复杂性促使专利运行呈现网络化运行态势,文章对此予以反思,回顾并总结了专利技术网络化运行瓶颈。基于如何有效组织行业专利技术、如何有效规制专利
八卡旧址位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地处中、蒙、俄三国交界处。大地构造位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该区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潜力巨大,以金、铅、锌、银矿等尤为突出,历年
矿山地质环境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尤为敏感,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部分,如何快速掌握矿山地物信息的变化是修复、保护和监测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遥感调查的技术方法,结合大别山区矿山环境的特点,突出分析了采场、固体废弃物、地质灾害、恢复治理等矿山地物遥感特征,为六安大别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区监测、主体功能区等用途管制提供技术保障和可靠数据。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坚持问题导向,将问题作为转变作风整改落实的起点,提升业务推动创新的着力点,按照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融合互补,交替推动的理
期刊
当前我国高校债务是普遍存在的,给高校发展以及财政金融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通过详细研究当前高校债务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提出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