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比较总结、归纳演绎和实例例证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居住区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基础性研究:理论研究部分,对室外空间、室外空间的主体——居民、室外空间的载体——环境及主体(居民)和载体(环境)互动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际调研部分,对我国哈尔滨、北京、天津等地的十几处居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接着在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当前居住区室外空间人性化的设计与营建,并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沈阳市坤泰·新界居住区室外空间的设计实践中,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完成,对今后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一个参考。本文通过对居住区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分析与实践应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修定完善了当前居住区室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空间环境风格个性化、空间组织合理化、空间层次清晰化、空间功能多样化。2.总结提出了居住区室外空进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方法:人性化室外空间的界定方法,包括采用多种实体界定,巧妙使用虚空界定,关注心理界定的形成;组织多层次领域空间,主要提出以空间结构形式组织领域层次、以空间的不同功能组织领域层次、以围合与可渗透的领域边界组织多层次空间;有机融合多功能空间,提出应该使使道路空间动静结合、营造多种活动类型相结合的复合空间、扩大多层次人群活动的兼容性、提高室外环境设施使用功能的灵活性。3.针对人性化交通空间的营建提出了设计要点:要有合理的可接近范围、停车方式根据停车数量可采用多种方式、外观要有所设计、适当增加因小汽车的停放而增加的人均道路用地面积并尽量预留小汽车发展的备空间、停车位应设在一些住户窗口监视范围内、避开主要步行入口和儿童游戏场、考虑做防噪声处理。4.针对人性化绿地空间的营建修订完善了设计原则:绿地尽可能接近住所,便于居民随时进入、绿化布置要讲究实用、让居民在绿地系统内感到亲密与和谐。5.针对不同的消闲空间提出了人性化设计要点:老年人消闲活动空间设计,应注意场地要有足够的座椅等设施、休憩场地最好与活动场地相邻布置、休憩场地要有适当大的规模;儿童休闲活动空间设计,首先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儿童聚集的习惯性以及光照问题进行选址,最好能够在儿童活动场所旁设置家长休息的空间和设施,营造家人可陪同的儿童活动场所,其次根据面积和位置的不同、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儿童游戏设施和器械;其他不同人群的休闲活动空间设计,要关注特殊人群,营造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室外空间。6.通过分析空间对交往的影响因素,总结完善了人性化交往空间的营建原则:交往空间梯级过渡性原则、交往空间尺度适宜性原则、交往空间类型多样性原则、交往空间安全性原则、作息空间舒适性原则。7.针对人性化观赏空间的营建,从静态和动态观赏空间两方面做了设计要点总结。静态观赏空间的选择多在人流相对集中和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最好还有良好的对景,框景和背景,且有供欣赏主要对景的休息场所;动态观赏空间设计要考虑随着视点的运动,所有景物都处于相对位移的状态,应有动态观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