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SPECT测定单、双相抑郁患者脑部血流灌注,探讨两者之间有无脑区灌注的异同。明确不同脑区同认知功能的关系。
方法:收集22例抑郁发作病例,以及22例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例,及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拟入组的病例在入院后未接受抗抑郁药物前以及正常组,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使用两组样本的t检验比较单双相抑郁组的SPECT脑血流灌注有无差异。以韦氏智力(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以及记忆量表测试总分作为反映其认知功能的指标。使用方差分析对正常组、单双相抑郁组三组的认知因子情况进行比较。以Hamilton抑郁量表作为反映抑郁严重程度的指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及SPM5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结果:1、在正常组、单相抑郁组及双相抑郁组之间的SPECT肉眼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单相组中左颞叶灌注降低者17例(77.27%)、右颞叶灌注降低者9例(40.91%)、左额叶灌注降低者4例(18.18%)、右额叶灌注降低者2例(9.09%)、左顶叶灌注降低者1例(4.54%)、右顶叶灌注降低者1例(4.54%)、左枕叶灌注降低者1例(4.54%)、右枕叶灌注降低者1例(4.54%)、左海马灌注降低者7例(31.82%)、右海马灌注降低者7例(31.82%)、右基底节灌注增高者1例(4.54%)。双相抑郁组中左颞叶灌注降低者13例(59.09%)、右颞叶灌注降低者14例(63.64%)、左额叶灌注降低者5例(22.73%)、右额叶灌注降低者2例(9.09%)、左顶叶灌注降低者2例(9.09%)、右顶叶灌注降低者1例(4.54%)、左枕叶灌注降低者1例(4.54%)、右枕叶灌注降低者4例(18.18%)、左海马灌注降低者5例(22.73%)、右海马灌注降低者10例(45.45%)、左基底节灌注增高者5例(22.73%)、右基底节灌注增高者8例(36.36%)。
2、使用方差分析,发现正常组、单相抑郁组及双相抑郁组三组间存在:双侧颞叶、海马、基底节的r—CBF灌注的显著差异(p<0.05)。单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SPECT肉眼结果使用X2检验后得出:双相抑郁组的右基底节血流灌注高于单相抑郁组增高(p<0.05)。对正常组、单相抑郁组及双相抑郁组的认知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及q检验后得出:单、双相抑郁之间的认知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单相抑郁组的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言语商数、数字符号因子方面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双相抑郁组同时在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操作商数、总智商、记忆商数方面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3、使用SPM5对正常组、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SPECT图像进行分析t检验比较后得出:相对于正常组,单相抑郁组颞叶、小脑岛叶、丘脑腹外侧核存在低灌注(p<0.001);相对于正常组,双相抑郁颞叶、顶叶、小脑、基底节存在低灌注(p<0.001);相对于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存在双侧基底节高灌注(p<0.001)。
4、单相抑郁组中认知因子与各脑区的相关性:言语智商、领悟、算术、总智商、记忆与海马显著相关(p<0.05),数字符号、填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与颞叶存在显著相关(p<0.05);双相抑郁组中言语智商、木块图、记忆与颞叶存在显著相关(p<0.05),领悟、词汇与额叶存在显著相关(p<0.05),算术、相似性、数字符号与海马存在显著相关(p<0.05)。
结论:1、单双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脑部血流灌注降低部位有相同之处:均存在颞叶、海马、小脑、基底节脑血流灌注降低,但双相抑郁患者基底节灌注较单相抑郁患者的灌注增高。2、单、双相抑郁组均有认知功能的损害,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3、双相抑郁组的躯体化症状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4、单、双相抑郁组患者的认知(韦氏智力、记忆因子)主要与脑区颞叶、海马、额叶存在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