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人类日益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态经济学就是在人类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水是干旱区、半干旱区最重要的因子之一,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而水的短缺也引发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本文选择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进行研究,旨在为绿洲水资源有效合理利用、绿洲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并简述了生态经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分析了额济纳绿洲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概述了绿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其次从水资源系统(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和经济系统三方面详细论述了绿洲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现状;最后分析了这个复合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应用生态经济理论和方法对额济纳绿洲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进行定量评估。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其具体方法就是建立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额济纳绿洲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各指标因子进行筛选,建立绿洲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可持续发展度对复合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如下:复合系统2002年可持续水平(发展位L)较高,为0.6272,其中自然资源的发展位L为0.5204,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位为0.1068,说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势P)较低,为0.3728;复合系统的协调度H也比较低,为0.3782,处于不协调状态;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度D=0.4455,属于弱可持续发展。对比2000年的计算结果(L=0.4914,P=0.5086,H=0.4169,D=0.4678),复合系统向不协调、不可持续方向发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