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国际地位过程中,迫切需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自由化进程。然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能急功近利,贸然激进的开放策略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引发危机。因此,在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时,需要对每项资本市场开放政策进行全面评估,尤其重点关注制度变革对本国资本市场以及与跨境资本市场间联系的冲击,以求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针对资本市场开放是否强化跨境资本市场间的联系及如何促进波动溢出和风险传染等问题,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考察沪港通开通前后中国内地与香港股市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变化及其形成机理。本文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内地与香港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其次,通过广义溢出指数法,从更微观的行业层面,考察两地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对比分析沪港通开通前后这些波动溢出效应发生变化的特征。再次,建立股市间波动溢出机理模型实证检验沪港通对两地股市行业间波动溢出的影响途径。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沪港通开通前,信息、电信等第三产业的信息溢出水平较高,但沪港通开通后,材料、工业等第二产业的信息溢出能力显著增强;沪港通的实施提高了两市行业间的双向波动溢出程度,且主要增强了上证各行业对恒生行业的波动溢出强度;除了经济基础、资本流动两个有形因素,市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投资者情绪变化等内地市场的非理性特征也会显著影响内地与香港股市行业间的波动溢出。在沪港通政策背景下,从行业层面考察两地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形成机理,总结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为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制度以及推行其他创新制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