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经络注血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经络注血疗法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设计要求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A(即针刺结合经络注血疗法组)33例,针刺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隔日针刺一次,并对大杼、风门、肺俞穴注血疗法,隔日注血一次,交替穴位注射,三周为一疗程;治疗组B(单纯针刺组)32例:针刺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隔日针刺一次,三周为一疗程。疗效判断: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1%为无效。对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计分和体征计分,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别。结果1两组患者经治疗三周后,近期疗效其中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两组过敏性鼻炎均有较好疗效,两组间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结束半年后,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5%,远期疗效两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结束后半年,针刺结合经络注血疗法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仍高于对照组。3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分级计分、体征分级计分及总分进行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分级计分、体征分级计分及总分进行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针刺结合经络注血疗法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4月平均复发次数比较:治疗结束半年后,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其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后病情复发次数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种治法对过敏性鼻炎的复发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加经络注血疗法组的病情月平均复发次数低于单纯针刺组。5治疗组自身治疗前后症状计分、体征计分及症状体征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结合经络注血疗法能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综上所述,通过本观察,临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经络注血疗法,不仅可以改善其近期疗效,并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情反复程度。
其他文献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抗倒伏水稻品种南粳44、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水稻品系宁7412基部茎秆解剖结构及其与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倒伏水稻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契约是诉讼契约的一种,是当事人双方在证据采纳和采信等方面达成的约束法官心证或者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合意。学界基于证据契约的效力而对自由心证产生的限
本文阐述了数据分析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步骤、过程实施,并针对数据分析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回答,以加深对数据分析的认识,提高运用水平。
随着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系统已逐步趋向于采用智能化系统.文中的智能型安全防范报警系统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由PC机、3块单片机、GPRS模块
<正>一、问题的由来废旧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每年报废的轮胎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全世界的废旧轮胎积存量己达亿条,并以每年约亿条的数字增长,其中能
东阳许宅花灯距今已500多年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其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挖掘东阳花灯保护与传承的价值,进一步探索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对策。
<正>目前在设施蔬菜栽培中沼液的使用方式主要是直接浇灌土壤,研究表明,施用沼液后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然而,以沼液为基础,进行番茄营养液栽培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中,王尔德通过对"坏男人"概念的偷梁换柱及对"坏男人"的形象进行"悬隔"等技巧,塑造出了两套不公平的人物价值语码,即"装坏"的男人和"真坏"的女人。